【学术交流】我校师生参加“第十二届亚太家禽大会暨第一届中国禽业科技大会”并作报告

2023-11-03 11:38:28作者:动科学院 刘马峰 审稿:何桦 贾仁勇 来源:动科学院 动物医学院 点击数:

  

11月1日-11月3日,动科学院副院长赵小玲教授率领家禽遗传育种团队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参加“第十二届亚太家禽大会暨第一届中国禽业科技大会”。会议由世界家禽学会亚太联盟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联合主办,邀请到88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总监分享全球家禽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科技应用创新。

大会首日有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位国际嘉宾和国内代表报到和参会,是国内家禽研究领域的高水平会议。会议内容精彩纷呈,设立了家禽遗传和育种、健康和疾病控制、水禽专题、营养与健康等分会场。

赵小玲与东北农业大学张慧教授共同主持了遗传和育种分会场的报告,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都峪口禽业等单位的教授和行业代表分享了基础研究进展和产业发展。赵小玲作了题为“鸡肝脏脂质代谢稳态的调控机制研究”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鸡的肝脏脂质代谢遗传调控和营养干预方面的研究进展。

博士研究生朱蔚在优秀论文口述报告专场作了题为“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山地梅花鸡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受选择模式”报告,报告引起了听众的广泛兴趣,现场开展了热烈交流。

家禽遗传育种团队通过会议期间与全国家禽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交流,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也丰富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收获颇丰。

另悉,动物医学院刘马峰教授作了题为“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TolC in the resistance to drugs and metals as well as in the virulence ofRiemerella anatipestifer”(两个TolC蛋白在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金属抗性和毒力中的功能鉴定)的报告,以及题为“Iron efflux by IetA enhancesβ-lactam aztreonam resistance and is linked to oxidative stress through cellular respiration inRiemerella anatipestifer”(鸭疫里默氏杆菌铁离子外排蛋白IetA通过呼吸作用连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和对氧化应激的抵抗)的壁报交流。在读博士研究生王梦莹作了题为“一种新型血红素载体蛋白(haemophore)在鸭疫里默氏杆菌血红素利用中的机制”的壁报交流;在读硕士研究生陈沁园作了题为“TerC家族蛋白在鸭疫里默氏杆菌锰解毒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的学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