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甘孜州牦牛产业集群建设,日前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常见病诊疗岗位科学家、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成员、牦牛产业集群专家工作站团队成员左之才教授的组织下,邓俊良教授、省三区人才叶刚副教授、郭红瑞副教授及研究生袁世林、袁野一行与甘孜州畜科所田维等同志赴甘孜州开展牦牛疾病流行病学调研、深入农牧区养殖户(场)现场指导牦牛疾病诊治,对当地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进行牦牛常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培训与指导等工作,助力甘孜州牦牛产业集群建设,为当地牦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集中培训“充电”,农户养殖“有术”
专家一行,先后走访道孚县、新龙县、炉霍县开展集中技术培训指导。
在新龙县通宵镇察亚所村,左之才、邓俊良、叶刚以及田维一行就牦牛常见寄生虫病、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营养不良以及犊牛腹泻等疾病诊治进行指导。培训中,左之才强调应对结节性皮肤病的关键措施在预防,重点在如何科学免疫山羊痘疫苗。如果周边地区发现有疑似结节性皮肤病发生时,应及时隔离病牛并对健康牛群或尚未出现症状的个体,采用5头份的山羊痘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有发热、食欲降低症状的病牛隔离,用头孢噻呋钠、板蓝根注射液,或头孢噻呋钠、氟尼辛葡甲胺等进行治疗。邓俊良就牦牛眼病、寄生虫病如肝片吸虫、混睛虫等的流行规律、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讲解。叶刚就中兽药防治犊牛腹泻技术进行了交流。
在炉霍县洛秋乡易日沟村,左之才、邓俊良和叶刚为该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部分养殖户进行了牦牛冬季补饲、寄生虫病防控、重大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的现场培训。重点介绍了牦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的关键技术、疫苗注射技术等,包括山羊痘疫苗的免疫注射注意事项、常见皮肤病的处置方案、如何从提高牦牛自身抵抗能力等,并对该乡最近发生的牦牛疾病,从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尤其药物的选用、给药方法等)进行了现场指导和示范。
在道孚县麻孜乡菜子坡村和道孚县龙灯乡,郭红瑞对40余名基层农机人员及种养殖户以及种养殖户进行了牦牛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的专题培训。郭红瑞讲解了牦牛疾病的防控要领,重点强调日常管理和疫苗防控的重要性。针对近年牛结节性皮肤病危害严重,详细讲解了该病的流行情况、诊断与防控技术,以及疑似病例的处置方案、预防措施等,同时教授了与牛结节性皮肤相似的如牛乳头状瘤、皮肤真菌感染、牛皮蝇蛆病等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技术。
在道孚县色卡乡和八美镇,郭红瑞针对牦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技术培训以及牦牛常见皮肤病的处置方案、牦牛日常健康管理、日常消毒与生物安全等技术培训,并与参会的60余名农技人员和养殖户就其他养殖技术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图1.甘孜州牦牛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培训
现场“把脉问诊”,牦牛健康成长
除集中培训外,专家一行还实地调研走访了道孚县、新龙县、炉霍县等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牦牛养殖场、育肥基地、个体养殖户等地,并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会诊与一对一指导。
在道孚县龙灯乡柯尔卡村的个体养殖户、鲜水镇前进一村道孚阿玛娜和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龙县通宵镇察亚所村4组,专家们就调研地的饲草养殖、牦牛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炉霍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张建勇局长、高云副局长、杨明高主任、农技员斑马泽朗等一行陪同下,专家们前往炉霍鲁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炉霍县牦牛牧繁农育示范场-牦牛短期育肥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指导工作,并对养殖场牦牛的牛品种改良、圈舍及牛栏建设、饲草加工和储存、肉牛及犊牛的饲养管理、牛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建议。




图2专家组在甘孜州进行牦牛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技术现场指导
加强预防监测,护航健康防线
牦牛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一个大问题。此次专家一行在道孚县龙灯乡、鲜水镇、色卡乡、八美镇,康定市塔公镇,新龙县通宵镇察亚所村2组和4组和炉霍县洛秋乡等乡镇采集了牦牛呼吸道拭子和粪便样品100余份,开展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细菌病原、寄生虫等检测,调查当地牦牛的常见疾病流行情况,为牦牛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护航产业健康发展。


图3.样本采集
此外,专家组还给基层技术人员赠送了《中国乡村兽医手册》、《肉牛养殖实用技术一本通》等资料,并向牦牛个体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赠送并现场试喂了牛专用抗应激饼干。




图4.专家赠送技术资料及抗应激药物
此次,专家们一行通过牦牛产业集群专家工作站联合开展组团帮扶工作,对甘孜州牦牛产业集群养殖基地建设、牦牛养殖关键技术尤其疾病防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在促进“甘孜州牦牛产业集群”项目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