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以我校机电学院张黎骅教授为组长的四川省玉米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在渠县田间现场观摩调查了丘陵玉米收获机作业情况,召开专家指导组研讨会,讨论部署玉米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并带领相关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四川省农机化处二级调研员张晓玲,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小军、研究员任丹华﹐张黎骅和我校农学院孔凡磊、张华等专家组成员,以及渠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参会。
与会人员就四川省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问题及途径进行了讨论交流。专家组组长张黎骅教授就玉米全程机械化专家组工作计划和思路进行了介绍,并部署安排了今年专家组的具体工作。
今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四川省玉米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旨在推动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加快补齐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短板,认真落实装备到田、技术下田要求,充分发挥专家在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培训交流、审核评价等方面的支撑服务作用。
8月7日上午,张黎骅等四川省玉米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成员先行对渠县八濛村当地种植大户和农民代表进行玉米机械化收获演示、技术培训。


8月8日上午,四川省玉米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全程观摩了来自潍柴雷沃和山东巨明农机公司的履带式玉米摘穗联合收获机和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进行的展示和现场作业。我校“基于四川省丘陵山区玉米单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研发”团队的陈霖教授、韩丹丹博士等团队相关成员在达州市渠县八濛村选择了一块具有丘陵地区特征的玉米地作为玉米收获展示的“舞台”,分别开展3行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和2行玉米摘穗剥皮联合收获机的生产作业,参与展示的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其损失率和破损率都较小,最大程度保留了玉米品质。
长久以来,丘陵山区在湿滑黏重土壤条件下,存在着玉米联合收获机通过性差、收获时损失率高等问题。种植大户和农民代表们纷纷表示对这些机器的作业效果感到满意,并期待早日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一位农民代表表示:“通过机械化收获,我们劳动成本减少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