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剖面样点外业调查采样(第一标段)项目顺利进行,5月30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推进会暨剖面样点采样技术培训会在我校成都校区7教811室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巴桑次旦,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市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卢继峰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主要工作人员,我校环境学院院长邓仕槐、党委书记黄成毅、副院长徐小逊及部分教师代表等共计160余人到场参会。

邓仕槐带领团队成功中标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剖面样点外业调查采样(第一标段)项目,全面负责日喀则市647个剖面点位的调查工作。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土壤普查是我国继第二次土壤普查40年来的首次全国范围内土壤资源、农业生产状况的摸底调查。土壤普查工作存在调查范围广、面积大、调查任务时间紧、基础资料不完善、专业性强、土壤类型复杂等问题。项目组所负责的日喀则市占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地形复杂多样,平均海拔在3800米以上,其调查中所可能面临的高原反应、恶劣气候条件等因素使得其难度相比以往的农业生产类调查工作更大。
工作推进会结束后,邓仕槐主持召开技术培训会。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剖面样采样国家质控专家、我校袁大刚教授围绕剖面采样技术要领及质量控制,开展了以“日喀则剖面土壤调查与采样技术培训”为主题的专业知识培训。环境学院张世熔教授围绕日喀则市土壤分类及主要特征,作专题技术培训。与参会专家还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并开展了探讨。本次项目培训会的召开将为全面查清西藏自治区地土壤资源现状,准确掌握土壤基础数据,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利用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