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四川省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各期导师团队首次帮扶指导见面会分别在崇州、都江堰、简阳三地举行,“天府头雁”培育孵化阶段的“导师‘多对一’帮扶计划”以成都片区为起点正式启动。我校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田孟良、院党总支书记杜彬、副院长魏守海三人分别带队,携各工作组多位创业导师、政策导师、专业(技能)导师与“头雁”学员会面并进行座谈交流。

导师团帮扶指导见面会(第一工作组|于崇州)

导师团帮扶指导见面会(第二工作组|于都江堰)

导师团帮扶指导见面会(第三工作组|于简阳)
依照《四川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导师团帮扶指导工作方案》,见面会后,导师团将紧锣密鼓地开启走访行程,在一年内深入四川省五大经济区,走进每位“头雁”的产业基地,对其产业生产、加工、管理、销售等问题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沉浸式孵化帮扶指导,为“头雁”学员进行现场答疑并给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帮扶活动立足四川现代产业体系,结合省“十四五”规划中五大经济区发展重点,依据当地农时特点进行路线规划。旨在借助“一个团队导师帮扶指导” 进一步对“头雁”赋能,通过搭建学校、专家、“头雁”之间的交流沟通纽带,充分发挥四川省各地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筑牢人才孵化的一线阵地。

现场帮扶指导(田孟良于“头雁”黄平鑫基地)

现场帮扶指导(邓维杰、周庆阳于“头雁”李相阳基地)

现场帮扶指导(第一工作组于小龙虾基地考察)
据了解,目前帮扶计划已覆盖全省21个地市州,精准对应每名“头雁”学员,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及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四大片区的现场帮扶指导活动将于今年5月开启。除“多对一”帮扶外,培训班的班主任也将同步进行长期跟踪服务,定期回访学员,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示范带动效果及最新发展需求,并及时与其导师进行沟通反馈,有效保障孵化实效。
自四川省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对标对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主动瞄准项目目标、科学拟定工作计划、联动保障项目组织、严格落地项目实施。2022年受疫情影响,学校仅开展一期线下集中培育,其他“头雁”相关教学活动皆通过线上平台进行。2023年学校摒除各类障碍,切实执行“头雁”项目“4个一”的培育要求,积极创新培育模式,高效稳步推进各项培育工作。截至帮扶计划启动,项目阶段性工作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与落地成果。
目前,项目已顺利开展的前四期线下集中培育采取“专家沙龙、案例实操、情景模拟、学员论坛、产业游学、参观访查”等沉浸体验式教学方法,借助当代拓展管理逆境训练、EMBA教学、企业内训、创业孵化等方式,多角度提升学员思考与实践能力。

现场帮扶指导(“头雁”翻阅教材并进行生产交流)

2022年“头雁”项目农业金融政策沙龙
新形势下,川农大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下一步还将继续依托农业特色优势筑牢“头雁”培育主阵地,打造乡村振兴强大引擎,不断擦亮四川省“天府粮仓”金字招牌,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