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于2022年制定并启动《生命科学学院学术氛围提升计划工作方案》。按照该工作方案,并结合先期制定实施的《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全院所有科研团队自2023年起每年将作学术述职,梳理团队研究内容、凝练研究方向,汇报团队过去一年的研究进展、成果,未来发展思路、计划,以及团队成员的发展规划。目的在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帮助引导各科研团队聚焦聚力、科学发展,提升团队负责人的科研管理能力和学术治理能力;通过强有力的有组织科研,提升学院的整体学术水平,扎实推进生物学科建设,进一步夯实学校“双一流”学科基础。

4月4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在雅安校区生命科学楼104会议室召开科研团队学术述职大会。“靶向多肽农药及其配套种质资源的创制”团队负责人蔡易汇报了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向以及近期科研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其团队联合组学与智能算法构建植物分泌肽数据库,以小肽为元件开发生物农药的工作思路,以及该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并就团队未来发展规划作了汇报。与会专家、领导围绕专业学术方向、科学问题凝练,团队管理、学术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点评指导,院学术委员会进行了质询建议,各系室主任、其他团队负责人参与了交流讨论。述职团队全体成员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与会专家对团队围绕植物小肽开展的诱导抗病研究工作表示肯定,从专业角度详细分析阐释了该研究领域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结合个人经历就团队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高校科技工作者或生物科学家应专注主业,以农业发展亟需为导向,深入挖掘产业问题、重要表型背后深刻的生物学原理;个人或团队的精力毕竟有限,建议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前端基础研究领域,后端研发工作交由专业公司开展;目前,团队应锚定一个研究方向、一个科学问题,分工协作、集中攻关、深入揭示科学原理,争取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原创性成果的突破。
学校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学伟、党委教师工作部原部长肖洪安、人才办公室主任尚永胜,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曾宪垠、党委书记丁春邦,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系室主任、科研团队负责人,新近入职的引进人才、青年教师,述职科研团队成员及部分研究生代表参会。会议由副院长刘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