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植物科学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袁明教授团队在植物光合调控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melatonin in photosynthesis”,该文系统总结了褪黑素调控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植物学专业硕士生杨思葭和赵雨晴为该文第一作者,袁明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合著者还包括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哥廷根大学Russel J. Reiter教授,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褪黑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吲哚胺类物质,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命世界的能量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光合作用,它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叶绿体是植物褪黑素的主要合作部位,大量研究表明,褪黑素合成基因突变或外源施加褪黑素,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明显的影响。为更好地了解植物褪黑素的功能,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袁明教授团队综述了褪黑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作用,认为褪黑素能够维持叶绿素的有效含量,保护光合蛋白以此来维护光合系统的完整性;褪黑素能够有效提高光系统的量子产率,参与叶黄素循环调控植物非光化学淬灭;褪黑素直接通过受体或间接通过脱落酸参与调控叶片气孔运动;此外,褪黑素还参与光合碳循环,调控糖类尤其是淀粉的代谢。
近年来,该团队针对褪黑素在植物抗逆与光合作用中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褪黑素在作物抗旱,抗寒方面的有效作用及生理机制,以及褪黑素在正常生境及胁迫环境下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植物学领域TOP期刊。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jxb/erac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