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云沙龙助动医学子感受科研乐趣

2022-03-31 16:24:00作者:李春花 审稿:廖鹏 来源:动医学院 点击数:

  

3月25日、28日,动医学院“医家海外学子学术沙龙”第一期的两场分享会在云端举行。连线云沙龙的,是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我校,而现在分别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兽医学院的姚仁杰博士和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周浩博士。300余人次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两位海外医家学子的学术沙龙。

3月25日,姚仁杰连线云端以“Perceive the world without defining anything readily” (别轻易定义,用尝试感知世界)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比利时的求学经历和体会,特别结合自己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习生活、科研探索,介绍了如何一步一步明确个人定位,找准感兴趣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克服遇到的困难不断前进的过程。同时,他还在与网络另一端的师弟师妹互动中,介绍了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和欧洲一些兽医领域知名实验室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策略,鼓励在师弟师妹敢于表达创新想法,不轻易定义自己,敢于尝试感知更宽广的世界,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享受科学研究和探索带来的乐趣。

3月28日,周浩同样通过云端连线针对当下预防医学领域研究焦点,以“新型冠状病毒与细胞受体互作及突变体免疫逃避”为题,介绍了自己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以及工作期间开展的一系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发现。周浩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SARS-CoV-2)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其在宿主体内的靶细胞、靶器官等方面的基本分子生物学特征,SARS-CoV-2的生命周期及其相应环节的抗病毒药物研发现状。他还分享了所在课题组搭建的一系列基于HIV质粒递送SARS-CoV-2膜蛋白的分子工具,同时列出了运用这些工具研究在病毒突变体的临床免疫逃避的一些最新研究发现。分享中,周浩结合自己硕士、博士期间的学习经历,解答了部分师弟师妹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鼓励他们从解决一个个科学研究难题中获得不一样的快乐。

据悉,“医家-海外学子学术沙龙”是动医学院为提升全院学生学术氛围、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增进国际化培养进程,充分利用学院丰富的“海外学子”资源,专门为在校学生打造的“身边”交流平台。该平台与学院已经开展的医家-青年学者论坛、医家-外籍专家讲坛、医家-研究生学术之星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全面覆盖学院青年师生的学术互动平台。沙龙主要邀请学院培养的,正在海外继续深造或开展科研的优秀学子,通过学术报告、云端分享会、远程学术讨论等形式,助力在校青年学子增长专业认识,提升国际视野,感受科研的价值和乐趣,树立远大人生目标。

人物简介:

姚任杰,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比利时根特大学兽医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断奶前仔猪饲粮设计、围产期母猪的饲粮添加剂开发以及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硕士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博士期间获泰高营养公司(Trouw nutrition)研发项目赞助,为2022年Alzchem公司“Workshop”全球候选人,是第25届欧洲兽医与比较营养学学会(ESVCN)唯一入选华人。

周浩,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曾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丹麦奥胡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感染免疫学博士后(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Kate Fitzgerald/Douglas Golenbock),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病毒免疫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入侵及宿主先天免疫反应及小分子药物干预机制,研发及评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治疗抗体及新型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mBio、eBioMedicine等生物医学及病毒学国际主流期刊,论文累计他引次数过200。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