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专家来校分享四川汉代饮食文化

2021-10-21 17:54:09作者:文:吴阳 胡佳婧 图:杜小明 田志诚 审稿:江英飒 来源:宣传部 点击数:

  

10月20日下午,四川博物院科研与教育中心副主任何东蕾应邀做客我校博雅讲坛,以“从天下第一饺谈四川汉代美食文化”为题,在成都校区二教报告厅向400余名同学做了分享,揭秘汉代蜀中人士的饮食及相关文化风俗。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更何况是物阜民丰的巴蜀?何东蕾从地理、气候、本土和外来文化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入手,将出土文物、文献记载与考古分析相结合,讲述汉代巴蜀饮食文化知识。

“从出土的蜀汉时期庖厨俑面前的案板上,不仅可以看到猪鱼羊,还有用北方包法做的饺子。”据何东蕾介绍,四川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汉书 地理志》《华阳国志》《史记·货殖列传》等诸多古代文献都留下了不少关于四川丰富物产和美食的记载。而四川的盆地优势和潮湿的气候,为蜀中丰富物产创造了物质条件,也为巴蜀居民“尚滋味,好辛香”奠定了基础。而自秦汉时期开始持续数百年的开发性移民,唐代战乱时期的逃难,再到后来的“湖广填四川”,历史上多次的移民人口迁徙来川,不断发生着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这也造就了四川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以及较为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

“作为重要的调味料,秦代以前四川人吃的其实是岩盐。据学者研究,李冰治理蜀地才开启了四川井盐的开发史。一些画像砖详细记录了汉代四川人制取井盐的步骤流程,这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制盐工艺水平,也能知道四川当时已成为长江中上游的重要产盐区。”

“在巴蜀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有很大一类图案描绘的正是水田耕种、早期稻田养鱼、放舟、制盐、做腊肉等极具中国南方地域特色的场景。”

“大量出土的石磨告诉我们,汉代巴蜀居民们已经由习惯粒食过渡到了习惯粉食。”

何东蕾细致的讲解帮助同学们理解了四川美食文化呈现出今天所见面貌的原因。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围绕讲座内容展开讨论。“原来古代四川人就可以吃到这么多美食!”动物医学院的黄鹤萍同学说:“我作为一个成都人却对四川历史文化不大了解,希望学校能多多举办此类活动。”

“博雅讲座”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邀请专家学者就艺术、哲学、文学、历史等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讲座,帮助青年学子拓宽视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大学科技园二期暨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开工
    大学科技园二期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 学校召开2023年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测评大会
    学校召开2023年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