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个一”工程 推进学风稳步提升

2020-12-04 16:58:15作者:资源学院 审稿:陈强 来源:资源学院 点击数:

  

前不久,学校发布了2019-2020年度学院学风状态数据排名,资源学院首次排名第三,获评“学风建设优秀奖”。

回想2016-2017学年度,学院仅排名12。为此,学院多次组织全院教师调研、讨论,围绕培养人才的中心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实施学风建设质量提升“三个一”工程,即:创新一项制度(专任教师思政型全程导师制),提升一套方案(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建好一支队伍(责任心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推动学院学风状态稳步提升。2017-2018学年度排名第八,2018-2019学年度的排名第六,2019-2020学年度排名第三。

思政与专业融合 构建专任教师思政型全程导师制

学院坚持问题导向,本着补短板、强弱项原则,通过调研与分析后,在全员全程导师制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专任教师思政型全程导师制,制定《专任教师思政型全程导师制实施办法》,丰富“三全育人”内涵。学院专任教师全部参与指导本科生,每位本科生都有一位导师全程指导同学的学习生活。老师们在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不断强化思政指导。大一阶段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培养优良政治思想素养,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品行;充分认识专业,培养专业兴趣。大二年级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修读计划,适时参与导师课题,初步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大二、大三阶段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实施专业技能大赛,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形成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大三、大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导师进行双选,参与科研实践和创业实战,重点发掘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追踪战略需求变化深改人才培养方案

资源利用与保护、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国家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乡村振兴等重大需求,学院及时更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增设关键性课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增设土壤改良技术、肥料工艺与无土栽培、农田水利学、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污染治理领域亟需课程;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增加了土地整治工程学、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土地信息系统、环境规划学等工程类、信息技术类课程,解决多规合一空间规划所需。二是拓展关联性课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增加地学基础、遥感基础与应用、土壤学等地理关联性课程。测量学课程增加了摄影测量,土壤学增加了土壤污染与治理,土地规划学增补了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微生物学增加了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内容。三是强化技能性课程。实验/实践及课程训练分别增加了44-50学时;提高了综合实验学时比例,部分课程达75%。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力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地信专业2019、2020年连续两年共3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与学生兼具有较扎实的地学知识密切相关。

内培外引建立责任心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按照“立足培养,积极引进,改善结构,提高水平”的总体思路,狠练内功,不断提升师资水平。一是有计划地派出优秀年轻教师到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以及中科院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及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博士后研究和进修学习;二是充分利用学校激励政策,积极引进留学和校外获得学位的优秀博士青年教师,持续优化师资学缘结构;三是组建教学团队,传承“传-帮-带”优良传统。通过这些措施,先后培养和引进优秀博士30多名,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由57.45%升至85.71%,留学教师占40%。四是拓展国际化视野,先后聘请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Petri Penttinen和Kristina Lindstrom教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Paul Wermter教授和Steffen Gliege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组建活力强、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狠抓落实 提升学风建设实效

学院启动“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落实《资源学院学生“双创”工作实施意见》《专任教师思政型全程导师制实施办法》《辅导员工作推进计划》《班主任考核评优管理办法》,将系室工作任务化,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内容明确化,指导效果考核化,搭建“系室-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四位一体学风促进体系,成效显著,“必修课成绩”“补考重修人次”“学生技能提升”等学风建设考核指标快速提升,从第19名上升到第6名。

学风建设重在抓好落实,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主力军作用,细化具体行动方案,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各环节,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搭建学生展示平台,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一是党建创新,引领学风。近三年,成功申报党建创新项目3项,学生工作品牌推进计划1项。通过“党员驻寝”“党员驻班”加强党团共建,发挥学生党员思想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二是细化管理,推进学风。学院自2017年起开始举办“打卡促自律”系列活动,包括阅读自律之图书馆打卡、考试自律之英语单词打卡、运动自律之跑步打卡等累计10余期活动,共计5000余人次参与。开展“学生干部学风督导”,对学院37个小班查课90余次,涉及1000余名学生。学院学生“图书馆进馆率”排名从第18名提高到第2名,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稳中有升。适时推出“研途资讯”考研月刊8期,详细介绍30余所与我院专业相关的985、211高校研究生招收专业及招生情况;举办雅思、托福、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讲座10余场,助力学生考研。学院考研率从2017年28.5%提高到2020年47.33%。三是朋辈引领,带动学风。新生开学季举办“与优秀同行,让梦想起航”优秀学生专业交流会;毕业就业季举办保研和考研分享会2-4场,覆盖所有小班。每年通过官微、官网、易班推送学院优秀学生人物故事10余篇,传递“榜样”力量。四是点滴奖励,助力学风。一本书、一个抱枕、一串钥匙扣、一张奖状、一个荣誉榜……学院在各项活动中,用多样化的爱心奖励措施肯定学生的努力,助力形成自觉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资源学院将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持续加大力度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为学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