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校水稻研究所马均教授团队孙永健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水肥耦合机理及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通过了第三方机构组织的成果评价。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国辉研究员为组长,国内有关科研、推广领域专家组成的成果评价委员会,通过听取课题组汇报、查阅资料、问题质询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整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杂交中稻水肥耦合关键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水稻水肥耦合效应及机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难点,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关键技术的研发符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需求。课题组从2008年起,针对四川稻作区弱光高湿不利生境、全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以及水肥管理技术不合理等条件,而导致水稻群体质量差、库容量小而结实不良、肥水利用效率低等制约杂交中稻优质丰产高效的重大问题,开展了水肥耦合机理及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历时12年完成的该项成果,系统揭示了氮高效杂交中稻品种碳氮代谢协同及养分高效利用机理,创建了杂交中稻丰产高效水肥耦合调控关键技术,分区构建了杂交中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四川稻作区丰产与肥水高效利用不能兼顾的技术难题。
该成果形成了2项省主推技术,集成了4套技术模式,获得授权专利8项,出版专著1部,制定省级地方标准2项,发表论文71篇。该项技术在四川已累计推广8748.2万亩,新增稻谷306.8万吨,新增效益91.09亿元,有力推动了四川省水稻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