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好”诠释工匠精神

2019-09-19 17:29:07作者:公绪娜 刘晶荣 杨雯晶 审稿:李静波 来源:风景园林学院 点击数:

  

——记温江社区国际邀请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四川农业大学“7-608”团队

在8月份的“2019成都•温江社区规划国际论坛”上,为期3个月的“2019中国成都(温江)社区生活空间创意设计国际邀请赛”落下帷幕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四川农业大学“7-608”团队凭借《触发-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区凤凰大街地铁站绿地景观设计》方案摘得特等奖。近年来,在全国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景观设计类赛事上,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不断收获累累硕果。学院不断向更高的领奖台发起冲击,“设计师们”用“最好”诠释着工匠精神。

本次大赛于5月13日启动,我校学子积极参赛,其中由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蔡军教授指导,风景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董启迪与硕士研究生何朋蔓等人组成的7-608团队,在与超过100件作品共计169支来自国内外的设计团队和个人的角逐中,顶住压力,不负众望,凭借出色的作品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成为唯一一个特等奖获得者,拿到所设奖项中的最高奖金——8万。

他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呢?

知不足,不知足

追求完美和极致,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而在追求完美和极致的道路上,知不足、不知足是必备的品质。7-608整个团队的成员在校期间都曾做过很多的竞赛和实践项目,亮相于各大国内及国际赛事上,且彼此间都是相处了几年的同学、朋友。根据比赛规则,此次竞赛要求方案立足点位实际,按照“社区微更新”理念,突出创意创造和生活场景营造。

以往的参赛经历,迎接团队的是鲜花和掌声。然而,作为课题负责人董启迪却有着不一样的感慨:“成绩仅仅属于过去。通过国际大赛的舞台,在与国内外高水平队伍的比赛中,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他坦言:“长期的理论积累学习,但在城市更新这一板块却很少有付诸实践的机会。”在得知这次邀请赛的举办之后,董启迪团队迅速反应积极参与,他们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应用到实践中。

备赛路上注定异常艰辛。仅仅参赛主题的确定、思路的整理就经过了8—9天的讨论。在谈到困难时,董启迪表示,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层面,“由于比赛赛制要求,最终参赛文件需要提交配音的视频文件。团队成员中没有人接触过这一板块,后期视频的制作我们全靠自学自卖,自己摸索,怎么做视频、怎么剪辑、怎么配音,一步一步实践,虽然顶着很大的压力,但是个人能力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是人员层面,,因为备战工作压力大,任务重,需要参赛学生和老师有很大的韧性,他们用工匠精神激励团队,要摒弃浮躁,要有从容淡泊的职业心境,坚守初心。

做出最好的作品

据了解,大赛邀请国内外人士聚焦成都、聚焦温江社区生活空间,提出创意设计方案,“SHOW”出专业才干、“秀”出设计创意、“绣”出心中温江。7-608团队经过近3个月的时间,反复修改作品。结合地域文化,紧扣社区生活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社区生活要素的公共空间功能性和主题表现性

特等奖方案《触发——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温江区凤凰大街地铁站绿地景观设计》基于城市触媒理论,通过“点触媒”、“线触媒”和“面触媒”,诱发使用者进行自发性活动,意图激活城市活力。关于设计理念,董启迪介绍道:“现有的很多的新城建设存在‘千城一面’的情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到了晚上,新城区光秃秃的,没有什么人。我们希望通过设计从实践上赋予场地人性化需求,触发链式反应,注入活力触发点,形成城市多元活力空间。”

除特等奖作品外,7-608团队同时递交的《重拾老温江烟火气——温江区行署巷街巷空间提升设计》等其余三个作品也分别获奖,奖金共计12万元。至此,本次大赛,7-608团队共获得了20万元的奖金,在他人眼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奖金数额的耀眼,更看到了该团队每一位成员身上闪耀着的工匠精神,那就是踏实务实,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在技术技能上不断攀越,走向极致。

指导老师给予建设性意见

荣誉的背后,不仅有奋发上进的学生,更有优秀的老师。在学生眼中,蔡军教授是一位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老师,平常会安排一些实验项目,确保每一位参赛队员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董启迪说:“我们要给指导老师每人戴一朵大红花。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在方案完善方面,蔡军教授给予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鼓励我们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理想就会照进现实。”董启迪认为这对他们这对于他们思路的通畅和逻辑的严谨有了很大的帮助,取得比赛的成功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技术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在梦想面前保持勇往直前的劲头。

私下里,师门关系也十分融洽,“四个作品都获奖了,让我们很意外,当晚我们就去吃了一顿火锅好好的庆祝了一下。”董启迪表示,这一次的比赛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地方,大家都尽力而为了。同时,他还希望未来大家在学业上有一定的建树,能像做竞赛一样,多关注学科热点,多投身于实践事业。

指导老师陈其兵、蔡军,以他们指导大赛的经历和成绩而言,早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此前,蔡军教授在中日韩风景园林大学生竞赛、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竞赛(研究生组)等国内外大赛中指导团队,最终取得了斐然成绩。

为了让自己的弟子能在更多的大赛上做出好作品,指导老师们牺牲了大部分业余时间,一心扑在学生的指导及学术研究上。当他们意气风发地带领学生站在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时,就已经成为擦亮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工匠精神”的优秀专业骨干教师了。

据悉,一个高质量的社区生活空间往往是社区居民生活和社区发展治理的“双中心”,进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中心”。大赛获奖设计作品将在温江各社区进行建设落地,在未来的温江社区中可见到我校学子优秀的设计作品铸就的亮丽风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