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与疫苗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杰教授和苏州宇之波生物科技有限首席科学家陈磊高级研究员应邀来动物医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分别做了题为“免疫调节在RSV疫苗安全性中的作用”和“蛋白质三维结构基础上的疫苗和抗体药物的研发”的学术报告,70余名动医师生参加学术报告会。
刘杰教授和陈磊博士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现状做了细致的讲解。刘杰教授研究发现了新的RSVCD4T细胞抗原表位,在国际RSV研究领域,首次证实了CD4T细胞亚群在RSV诱导的免疫炎症和免疫保护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师生分享了RSV感染与疫苗免疫后肺脏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变化与临床呼吸症状(气喘和喘息)之间的联系,并以RSV疫苗研发为例,从临床到机理的剖析了免疫调节作用在疫苗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陈磊博士就RSV和HIV病毒三维结构剖析,深入剖析了RSV和HIV三聚蛋白位点对疫苗研发的相关性。陈磊博士等首次运用结构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和技能,解析和观察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与人类中和抗体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掌握了病毒的弱点,发现病毒通过构象变化,遗传变异和糖基遮掩进行自我保护的生物学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抗原分子进行基因突变和化学修饰,获得了构象稳定的抗原蛋白,从而提高了抗原的免疫活性,增强了疫苗的有效性和预防保护期, 解决了现有减毒,灭活和重组蛋白疫苗等方法无法实现的难题。这种结构生物学基础上设计研发的新一代疫苗具有稳定性高,安全性强和生产成本低等优势,预计这种方法今后在一些新疫苗的研发和老疫苗的改良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与刘杰教授和陈磊博士就RSV动物模型与Ttreg细胞恢复、抗体修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本场报告,大家对于免疫调节与疫苗安全评价、蛋白三维结构基础最新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报告人简介:
陈磊博士:曾在美国国立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国家过敏和流行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后转为高级研究员,现为苏州宇之波生物科技有限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蛋白质晶体结构学在传染性疾病疫苗研发领域的工作,在预防艾滋病, 流感, 丙肝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的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顶级的科学杂志“Science”和“Cell”发表论文6篇(并列第一作者3篇),SCI收录论文41篇,总影响因子255,被引用1952次。
刘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与疫苗研究室主任,主要致力于呼吸道病毒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免疫病理感染的免疫病理和免疫防御机制,安全高效疫苗的研发和预防接种诱导的免疫变化,以及疫苗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相关论著已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 PNAS, 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Immunology等SCI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中,荣获Keystone, Foundation for AIDS Vaccine R&D等国际性学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