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我校10余支团队怀揣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敬仰,前往陕西梁家河村、河北正定县、浙江嘉兴市等地开展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初心之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提升自身思想素质阔步前行。
梁家河篇
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重走初心,我们在路上”团队到访陕西省梁家河村探寻习近平初心第一站。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通过参观习近平在梁家河的旧居,团队成员了解到,旧居是由几口简陋的窑洞组成,是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等15名下乡知青的居住地。窑洞中挂着许多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照片,他们仔细观摩照片,将照片中的事迹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中。
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会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的惠民事迹编写成册。”为更深层次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团队拜访了梁家河村群众,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人民心中就像亲人一般,平易近人。一位村民诚恳地说道:“是习近平,我们才有好光景啊!”
来自风景园林学院的“朝阳红”团队一行六人来到陕西省梁家河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的地方追寻初心。通过习近平旧居参观和当地群众的采访,团队成员深深地被习近平总书记的魅力吸引了,了解到总书记为梁家河人民带来许多福祉,修沼气池、打水井、办铁业社等惠民工程。此外,他们还学习了梁家河精神: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梁家河人民对他们的到访表示欢迎,也感谢他们对梁家河精神的宣扬。
与此同时,旅游学院的“陕人陕行”团队和“追梦延安”进行实地走访和社会调研等形式在梁家河寻访初心,圆梦未来。
正定篇
林学院的“初心之路”团队来到河北省正定县,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来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之路的第二站。在实践期间,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观正定县博物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工作期间的方针措施和获得的发展成果。为进一步了解正定县的发展,团队一行还实地调研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状况,并撰写调研报告。而后,分小组行动,到大佛寺、隆兴寺、临济寺等地调研采访,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制定的措施。
风景园林学院的“走访正定,不忘初心”团队一行为探寻初心、追梦领袖,到访河北省正定县。通过社会走访调研,团队发现了正定县为何发展迅速的奥妙所在。在任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确定正定的战略定位和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并提出“半城郊型”经济和“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的二十字经济发展方针。深入学习之后,他们普及给广大正定县市民,得到积极影响。市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做的贡献非常感激,也感谢“走访正定,不忘初心”团队此次的社会实践。
嘉兴篇
来自商学院的“寻路”团队一行去往浙江嘉兴,通过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瞻仰南湖“红船”,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之路,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
南湖革命纪念馆分为两个单元:一楼和二楼是开天辟地;三楼是光辉历程。通过馆内文字图片的纪实,实践队员看到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希望,中国人民的有了新的依靠。随后,他们到南湖岸瞻仰“红船”,全体肃然,共同诵读了“红船精神”。团队成员对这次的初心之旅,都收获颇丰。在当地,市民们还掀起了学“红船精神”的热潮。
来自校学生会组织的“红色足迹寻访”团队到访浙江嘉兴,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并走访社区,开展问卷调查,街头讲述“红色故事”等一系列活动。在瞻仰革命烈士陵园中,他们缅怀革命先辈,集体默哀;在英雄园中,宣誓墙前集体庄严宣誓;在南湖游船旁,学唱红歌《南湖的船党的摇篮》。除此,他们还走进社区,对“红船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宣讲,吸引不少社区群众及游玩观光者前来观看。当采访到一名听众时,他说:“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伟大精神之一,必须要得到传承。听到他们的耐心讲解,我很受鼓舞啊!”这也是团队所有成员的初衷,表示还会继续宣扬红船精神。
此外,来自商学院的“马路天使”调研团队和人文学院的“情归桑梓”团队等探寻初心之路团队,通过关注基层生活和“初心”宣讲,也在嘉兴留下实践印记。
夏日炎炎,我校实践团队仍在“初心之路”中,继续追寻梦想的起点。未来,我校还将开展“初心之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鼓励更多团队参与红色主题社会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