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上、14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中国宋史研究学会副会长葛金芳教授分别在成都校区“名师讲堂”和雅安校本部“青春大讲堂”上带来题为《大学理念与诗意人生》的专题讲座。两校区近1000名学子聆听了讲座。
结合自己丰富的治学经验、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幽默的授课艺术,葛金芳教授围绕大学理念与诗意人生两个主题展开,从大学是什么、大学学什么、怎样度过大学生活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他结合自己对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的思考,从现代大学的起源讲起,援引中外知名大学的办学理念,并融入自己的思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自己人生经历,启发大学生要学习三个方面、修炼五种能力:学习一技之长、学做事、学做人,以及锻炼动手能力、质疑创新能力、生存适应能力、体能和心能、情趣幽默能力。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也是最紧要的关头”、“高度发达的大学教育是科技繁荣的重要前提”、“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教授治校、学生自治”……葛金芳教授犀利的观点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热情,互动阶段,踊跃提问,讲座结束后一些同学还围着葛金芳教授讨教问题。
主讲人介绍:
葛金芳,男,上海市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985”特聘教授,中国宋史研究学会副会长。杭州社会科学院南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宋史、中国经济史。师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生先生。发表论著17部、论文100余篇,共计约730万字。其中
专著主要有:《宋辽夏金经济研析》、《雾横帷墙——古代官官群体的文化考察》、《宦官——中国四千年の异形に集团》、《中华文化通志•土地赋役志》、《中国经济通史•宋辽夏金卷》、《唐宋变革期研究》、《中国传统社会史论》、《宋代经济史讲演录》、《南宋手工业史》、《两宋社会经济研究》、《南宋全史》。
论文代表作有:《北宋官田私田化政策的若干问题》、《唐宋之际农民内部构成的变动》、《唐宋之际土地所有制关系中的国家干预问题》、《两宋摊丁入亩趋势论析》、《原始工业化进程与宋代资本主义萌芽》、《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的首次启动》、《西夏计田出丁的实施概况及其相关问题》、《大陆帝国与海洋帝国》、《从“农商社会”看南宋经济的时代特征》、《“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两宋历史地位的重新审视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