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美国普渡大学罗招庆博士在成都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应农学院和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研究所邀请为近200名师生作了题为“Redirecting Cellular Trafficking: Instructions From a Bacterium”的学术报告。
讲座中,罗招庆博士就自己关于嗜肺军团菌的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成果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通过对二战时期军团菌命名由来的介绍引发了同学们对本场讲座的兴趣,通过课件讲解、三维图展示等方式主要介绍了嗜肺军团菌如何在肺内的巨噬细胞内进行生长繁殖,发现嗜肺军团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后,通过产生效应蛋白来改变巨噬细胞的囊泡膜,最终使囊泡裂解,同时对这些效应蛋白进行鉴定。
罗招庆借助两个实例详细介绍了这些效应蛋白是如何抑制细胞的正常生长,其中小基蛋白SidD能够抑制SidM使细胞的蛋白质在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过程中受阻;小基蛋白Lem3通过使AnkX去磷酸胆碱化而降低AnkX的毒性。罗招庆博士在讲授病理学知识的同时,也穿插了研究过程中有趣的小故事活跃大家的思维。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主讲人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幽默的语言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活动结束后,罗招庆博士与师生继续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另悉,4月3日上午,美国普渡大学教授罗招庆博士到成都校区预防兽医研究所实验室交流。罗招庆博士主要从事嗜肺军团杆菌的致病机理研究,与目前正从事鸭疫里默氏菌研究的预防兽医研究所刘马峰博士就当前细菌学研究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罗招庆博士还就预防兽医研究所人员组成、研究方向、实验室调整等方面进行了解。
人物简介
罗招庆博士,微生物学专业博士,而后在波斯顿塔夫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病原微生物学研究,2004年出站后一直在普渡大学从事科学研究。
曾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学术会议发言交流10余次,在国内外科研院所作专题报告近30场。罗博士是PNAS、The EMBO Journal、Cellular Microbiology、Molecular Microbiology等近20种权威专业期刊审稿人,近十年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