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我校杰出校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杨汉春教授应邀来校,作客动物医学院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论坛,作了题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的科学问题》的学术报告。动物医学院200多位师生聆听了报告。
近年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全球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作为研究该病的权威专家,杨汉春教授针对其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演化与变异、分子致病机制及抗PRRSV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等做出阐述,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科学问题。
“科学研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结果又未必如人所愿,”他以自身实践阐述了科研工作需要实事求是、不怕失败的执着精神。师生们就病毒的反向遗传学、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与杨汉春进行了交流。
人物简介:
杨汉春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我校兽医专业,先后获取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杨汉春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动脉炎病毒研究组成员,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控制研究室主任和岗位专家、农业部动物流行病学与人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禽病学分会理事长、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他在国际刊物发表SCI 学术论文数十篇,主编《动物免疫学》、《动植物检疫概论》、《中国猪病学》等教材和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