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种猪遗传改良体系建立和配套系选育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鉴定

2014-04-10 09:27:19作者:张俊贤 来源:成都校区新闻信息中心 点击数:

  

  
  4月9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我校等单位完成的 “四川省种猪遗传改良体系建立和配套系选育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成果鉴定。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校长郑有良,副校长朱庆、陈代文等出席鉴定会。省科技厅成果处副处长康铭主持鉴定会。

  动科学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李学伟汇报了项目情况。

  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后,由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担任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

  鉴定委员会认为“四川省种猪遗传改良体系建立和配套系选育研究与应用”项目提供的资料齐全,数据翔实,符合成果鉴定要求。项目在四川省建立了种猪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人工授精技术体系,推动了全省常规育种技术体系的完善、更新和升级。利用遗传算法开发了QTL辅助选择的优化决策,应用双变量混合线性模型开发了综合GEBV和常规EBV信息的基因组预选择新策略,实现了育种新方法、新技术在猪遗传改良中的创新应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

  项目经过近20年的持续选育,利用梅山猪和约克夏杂交培育了合成母系,与长白和杜洛克杂交配套,培育出四川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天府肉猪配套系。该配套系产肉性能高、繁殖性能好、肉质优良,在以四川为代表的西部省份推广了祖代种猪4.63万头,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建立了在全国具有特色的四川省种猪遗传改良技术体系, 6家项目承担企业中4家被遴选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结合四川省人工授精体系建设,所选育的优质种公猪在四川各地推广面达80%以上。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难度大、研究时间长、覆盖面广,创新性强,成功培育了天府肉猪配套系,完善了全省种猪遗传改良体系,对西部地区生猪产业有显著推进作用。该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领域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建议持续选育、扩大推广应用。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