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经济学院召开师资队伍建设专题座谈会,围绕职称晋升、科研申报、国际交流展开研讨,群策群力,多措并举,积极破解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难题。全体院领导、各系室负责人、教学科研岗教职工30余人参会,党委书记漆雁斌主持会议。
会议全面分析了学院师资队伍现状,指出师资队伍职称结构还不合理,高级职称比例比较偏低,研究生导师相对偏少,总体科研能力不强,教师年均业绩分偏低,如何冲出困境,实现突破,成为经济学院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漆雁斌指出,学校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寄于厚望,非常关心,在人才招聘与引进方面给予了特别支持,我们一定要把这支队伍建设好。他针对学校今后职称晋升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教师工作业绩评分标准的相关条款,要求教职工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抓住发展关键机遇期,狠抓科研,多发文章,多出成果,创造更好条件,在职称晋升的拥堵慢车道上迎难而上,脱颖而出,尽快上职称、当导师、进层次,实现自我跃升。学院将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中青年教师快速发展。院领导将深入联系的系室,指导每一位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团队作战,群策群力,确保新形势下高级职称人数有新突破。
院长蒋远胜围绕科研工作对2016年课题申报开展动员。要求学院教师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找到合理的均衡点,在科研上加大投入,积极撰写高水平论文,瞄准三大基金,早准备,早安排。他结合历年来担任评审专家的经验从科研项目选题、申报书撰写与完善等方面给大家上了一场生动的项目申报指导课。要求各位老师在选题时紧密围绕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将研究领域与农业、农村相结合;在撰写申报书时,研究思路要清晰化、简单化及图形化,参考文献中多引用经典的英文文献,注意多讨论、交流与沟通。期望老师们学会找助手、建团队,学会当导师、认真当导师,从工作和生活上都要关心自己的学生。
经济学系主任陈蓉、金融学系主任徐慧丹、国贸系主任沈倩玲分别结合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爱丁堡大学、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出国访学经历进行了经验分享:一是课堂氛围轻松,秩序很好,互动很多;二是教学资料齐全,信息化程度高;三是教学中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四是重理解,轻概念;重引导,轻讲授。她们表示出国访学交流不但开拓了国际视野,提升教学理念与方法,更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漆雁斌希望全体教师在学习、科研、论著撰写以及学术交流中自我提升;希望全体教师以学院改革发展事业为己任,在搞好本科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潜心学术研究,苦练内功,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与业绩水平;希望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不断为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发挥主体作用和主体责任,为建设应用经济学一级硕士学科点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为学院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贡献力量;希望全体教师团结一心、全力以赴,为实现学院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服务于西南区域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