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7日,学校领导秦自强率领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锦秀、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曾小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曹三杰及学生处副处长、校团委副书记冷军一行5人走访和看望北京校友,听取广大校友对学校举办110周年校庆、建设双一流农业高校和进一步优化办学的意见和建议。正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的原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也获悉参加了6日举行的座谈会。座谈会由冷军主持。
110年,110人来相聚
为了准备好本次校友座谈会,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工作的7位校友自发成立了工作小组,负责学校领导和老师赴京走访校友的组织协调工作。学校赴京访联工作小组在充分运用校庆办建立QQ群的基础上,向全校有关中层单位负责人收集在京工作的校友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方式向广大校友发出邀请,截止8月5日,共有97名校友报名参加座谈会。考虑到少数校友临时有事取消报名,也有为数不少的校友咨询是否可以“空降”参会,同时为了切合110周年校庆的主题,工作小组专门摆放了110把椅子。在座谈会进行到中途时,所有椅子刚好坐满,当主持人向大家宣布到会人数正好110人时,全场爆发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真是太好了!母校110周年校庆,没有刻意安排也正好110人,真是太切合主题、太应景了”。所有参会的110人中,2002级以前(毕业十年以上)的校友有55人,比例正好是参会人数的50%,92级以前的校友为27人,有3对校友伉俪,3位农经80级同班同学,4对导师-学生组合,7组同门师兄(姐)-弟(妹)组合。当集体合照上传到QQ群和微信群时,不少校友都认真数了好几遍,2009级风景园林邹雪利在QQ群中感叹道:“有图有真相,我左右反复数了好几遍,正好110人,真是太好了,祝母校110周年生日快乐!”曾小波“110位校友齐聚北京市农科院”的座谈会图文转播更是火爆微信朋友圈,累计收到了100多个点赞。
字字句句情真意更切
在座谈会自我介绍环节,所有110位校友逐一发言,回忆美好大学时光的同时,大家纷纷表达了对母校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感恩,对学校优美环境、浓郁氛围和真切而朴实的师生情、同学情的怀恋,对学校在110年校庆之际专程赴京看望大家表示感谢。校友们在发言中对母校近年来大踏步迈向双一流农业高校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纷纷表达了对母校110年生日的祝福。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王金洛(兽医77级)对如此多的校友参加座谈会感到兴奋:“原本认为有50人参加就不错了,说明校友对母校眷恋很深,不管走到哪里,我始终以川农情结、川农情怀鞭策自己”。中国农大动医院副院长杨汉春(兽医79级)专程从石家庄赶回来参加会议:“母校的培养、情怀和情谊对自己的发展是永恒的,无论高兴或忧伤都会情不自禁地会想到母校”。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赵开军(农学79级)说“越远的地方越想母校,周开达院士下完田裤腿还没放下就指导学生的情景历历在目,期待母校为中国农业做出更大贡献”。全国人大财经委政研室主任陈继宁(农经81级)现场为自己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找到了答案,“感到孤单时就想到母校的点点滴滴而且记忆犹新,今天终于明白,那是美好的记忆、深厚的感情使然”。中国农发行总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徐一丁(农经81级)专程从福建赶回参会:“在母校学习、工作了11年,无论在哪只要闻到桂花就想到81年入校和在校时的情景,我不止三次做梦考上川农博士,母校老师像‘农民’一样敬业、踏实地手把手教学生让自己一辈子不后悔是川农人,‘川农大精神’和踏实、肯干、真诚的品质是社会的稀缺品,是与北京名校的比较性优势。”上市公司北京智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桑华春和桑黎川是林学81级同班同学:“在川农7年时间里收获了知识、爱情和家庭,为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愿意随时和校友分享创业的经验和感悟”。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中心副总裁杨禄良(畜牧82级)全程陪同学校访联工作组,谈到母校和营养所时,他感慨万千:“作为杨凤老师弟子,在学校7年学的知识,让我终身收益,可以说没有川农大就没有我的今天。无论在哪里,大家对川农动物营养的学生都赞叹有加。这是对川农良好校风学风的最好评价。”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京办副主任杨旭(农经85级)表示“母校的恩情终身难忘,作为川农和省政府驻京办的一员,愿竭尽全力为母校和全体在京校友服好务”。
整个座谈会氛围轻松而热烈,温情和感动不胜枚举:除欧一士(经86级)和徐一丁、桑华春和桑黎川、张家龙和张丽(动医00级)三对校友伉俪携手参会外,因公出差不能参会的风景园林09级邹雪利专门“差派”不是川农校友的先生参会并全程转播座谈会情况;农经80级的郑平暂缓了既定的旅游计划,从珠海飞到北京与同班同学赵建生(中国农发行总行宣传部长)、李铃(国土资源部研究员)组成了“农经80三人祝福组”;吴春燕(林学08级、在读博士)获悉座谈会的消息激动得顾不上SCI退修的催稿,一定要重温母校老师亲人的感觉;在校13年如今正在创业的乔伟(动营96级)专门从四川飞回北京参加活动,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教师王平章(农学99级)和清华大学博士后衡杰(生科06级)都调整了实验安排专门参会。
发言环节虽短,但是个个发言都情真意切,流露着满满的幸福、感动和祝愿,不时带来满屋的欢声笑语和持久的掌声。
欢迎校友常回家看看
秦自强首先代表学校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和全校4万余名师生向全体北京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对欢迎校友回校参加校庆发出诚挚的邀请。他表示,学校选择对国内几个地方的校友开展走访工作,既是想念和挂牵广大校友的发展状况,更是就如何更好地做好110周年校庆和建设双一流农业高校向广大校友听取意见和建议。秦自强谈到,学校走访组从踏上北京土地的一刻起就一直处于北京校友的热情包围之中,见到大家激动之余,更是对首都校友钦佩不已,广大校友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本次活动投入了很高的热情和期盼,更用各种方式向母校和老师表达了真诚的祝福。秦自强听了校友的发言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他表示,广大校友取得了令学校老师骄傲和赞赏的成就,涌现了在从政、教学、科研、学术、经商等方面颇有建树的成功校友,说明川农大的校友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校友的成功和贡献体现了学校的价值所在,是校友共同打造了四川农大的“金字招牌”,为学校招牌增加了含金量、纯度和亮度。秦自强强调,学校从1千多人发展到如今的4万多人的综合性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基础设施、学术队伍、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包括在座校友的奋斗和成就是密不可分的,他还引用“今天我以川农为荣,将来川农以我为傲”的说法表达了对广大川农大校友的敬佩、祝福和期待,并再次诚挚邀请广大校友在10月5日-7日期间回校参加校庆活动。
文心田对学校110周年校庆北京校友座谈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各位校友对学校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对学校和广大校友表达了真诚的祝福。杨锦秀用PPT和视频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向校友介绍了学校发展的近况和校庆活动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