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派遣专家深入雷波开展种养循环扶贫工作

2016-08-29 16:18:18作者:凌瑶 来源: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点击数:

  

    
  8月25-27日,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派遣农学院刘卫国副教授和动物科技学院王林杰副研究员及研究生杜勇利冒着酷暑,到雷波县马湖乡实施“玉-豆-草-畜”种养循环扶贫工作。

  25日,专家们在烈日下,为大杉坪村安装、调试了由我校赠送的三台多功能秸秆粉碎机。夜幕降临,随着一声轰鸣,一根根玉米秸秆瞬间变成粉末,围观的彝族同胞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太好了,太好了,今年冬天,我家的牛羊终于有吃的了……政府对我们太好了,川农大对我们太好了”,吉根批尔兴奋地说。随后,专家们对多功能秸秆粉碎机的安全使用方法、新鲜玉米秆揉搓青贮方法、干燥秸秆粉碎及配料方法进行了现场演示。马湖乡党委副书记、拟任乡长王小山表示:“玉米秆我们这里多得很,以前都没用,浪费了,使用川农大的先进技术,变废为宝,转化为优质的饲料,每户平均每年至少可以多养10头羊”。为了能使我校赠送的粉碎机高效运转起来,方便全村人民使用,专家们还和农户、驻村干部们一起,就秸秆粉碎机的管理办法进行了探讨。

  次日上午,专家们对大杉坪村全体村民、驻村干部、农技员等近100人,进行了“玉-豆-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培训。刘卫国副教授深入浅出,用简单、形象的语言,从种养循环的基本理念、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大豆秸秆的利用价值与方法等进行了讲解;王林杰副研究员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讲授了优质肉羊品种选择、高效繁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等关键技术,同时向大家发放“玉-豆-草-畜种养循环技术明白纸”和“山羊健康养殖技术资料”。随后,我校专家到贫困农户家,实地解决他们在养羊、种玉米大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得知今年初我校赠送给吉作哈呷家的母羊已经生了6只小羊,装配式羊圈通风保温、非常适用时,大家都倍感欣慰。四川省教育厅教科所驻大杉坪村第一书记陈立兵教研员说:“川农大因地制宜,将实实在在的技术带到了我们大杉坪村。”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