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济林产业 助推精准扶贫

2016-10-24 09:45:42作者:张峻绫/文 田添/图 来源:都江堰校区 点击数: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在校举行

  10月22日-23日,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在都江堰校区隆重举行。4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经济林产业与精准扶贫”主题研究探讨,切磋交流。这是我国经济林研究的一次年度科技盛会,也是我校庆祝建校110周年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

  我国90%的国家级贫困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在林区、山区和沙区,经济林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收入20%以上,经济林产业与精准扶贫关系极其密切。本次会议围绕“经济林产业与精准扶贫”这一主题,研究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热点难点,共邀请到美国奥本大学校友基金会教授张道卫等作特邀报告4场,组织开展大会主题报告27场,研究生论坛主题报告和自由报告20场。大会共收到157篇论文,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12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及优秀奖50篇,颁发大会报告证书及优秀论文证书。

  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理事长曹福祥,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王剑波,我校党委书记邓良基,四川省林业厅总工程师骆建国,原西南林业大学校长刘惠民,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王浩杰,中国林科院经济林所长李芳东,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谭晓风,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副理事长李新岗出席并就座主席台。

  曹福祥致开幕辞,向出席领导嘉宾、经济林研究与实践的代表表示欢迎,向本次活动承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表示感谢。他简要回顾了自2015年学术年会以来,经济林分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学术交流、参与国家攻坚课题研讨、深入一线精准扶贫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效。

  邓良基代表全校4万余名师生向与会领导、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我校1996年、1998年先后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部门预审和立项审核。在近20年的发展中,重点办好了四件事,一是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强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把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路,每年坚持产出新产品,推出新技术,经济效益达到50-70亿元。三是把社会服务作为兴校之策,构建多元社会服务体系,立足“三农”,围绕农村现代化、农村改革,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四是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荣校之魂。几十年发展凝练了“川农大精神”,也归纳为“牛”的精神,踏踏实实干活儿,踏踏实实服务。他说,经过20年发展,学校发展 与“211工程”建设基本相符,学科在世界的影响力排名不断靠前,在两次强烈地震冲击后恢复重建,形成一校三区格局。在中国林学会的长期支持及大家的关心帮助下,学校林学院也已经成长为三个学院,而且都各自取得长足发展。他希望办好这次会,向专家们学习,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骆建国代表四川省林业厅、林学会致辞。他详细介绍了四川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林发展现状。他说,经济林产业发展在省内助农增收、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中国林学会在今后工作中更多的给予四川支持。

  王剑波代表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对会议表示祝贺。他说,近年来,经济林建设主要围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科技支撑和示范建设、创新机制发展等开展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希望经济林学会继续发挥独特优势,针对木本粮油产业发展问题,加大交流和研究,为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幸良代表林学会向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向从事经济林科学研究和推动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科技者表达敬意。他说,经济林分会学术年会已经成为分会乃至林学会系统的一个学术品牌,对繁荣经济林学科的学术交流,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分会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努力将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他说,这次大会主题“经济林产业与精准扶贫”,紧紧围绕国家扶贫攻略,突出强调发展经济林产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落实国家扶贫工作总体部署的具体措施。他希望大家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从加强经济林的联合创新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加快推动精准扶贫等三个方面着手,全力推进学会事业发展,为改善民生和生态、有效实施精准扶贫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四月,中国知名经济林专家李保国因劳累过度辞世,他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致力于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其先进事迹被习近平批示为“共产党人的楷模”“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经分会常务理事会议研究,决定追授李保国特殊贡献奖。

  大会向14名第一届常务理事及有突出贡献的理事代表颁发了经济林事业突出贡献奖。大会追授李保国同志颁发特殊贡献奖,由李保国爱人郭素萍代表团队领奖并致辞,她分享了团队“严”、“实”、“专”、“精”、“亲”的经验,并立志和团队一起继续李保国未完成的事业,让荒山变成花果山、聚宝盆,让农民摘掉贫困帽。

\

\

\

\

\

\

\

\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