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农学院任万军教授率课题组成员前往大邑县安仁镇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工作和推广示范。成都市农技推广总站、大邑县科技局、大邑县农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现场进行了观摩。
为了推进川农大和成都市政府的市校合作出实效,今年,农学院积极协调和对接县农发局和科技局,在安仁镇大力推动粮油专家大院的建设,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和轻简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本降耗增效。专家们在安仁镇实施了机插稻育插秧和丰产增效技术攻关,共示范早茬口菜茬稻和迟茬口麦茬稻共9个高产杂交稻品种,并展示了云贵川渝选育的36个优质稻品种,全部采用流水线机械化育秧技术和机插秧丰产增效栽培技术,同时在示范过程中进行技术推广,带动种粮大户和周边农户水稻生产提质增效。
任万军教授在插秧现场对种粮大户讲解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丰产增效栽培对节本增效重要作用,并指出种粮大户要依托农学院的技术优势,培养出掌握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和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的员工,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并努力提供农事社会化服务,提高效益。
大邑旭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万富旭坦言,“合作社6000亩左右的农田,往年机插秧的面积不到三分之一,自己更没有开展机插秧育秧工作,主要还是技术不到位,担心育秧出问题,机插稻产量又不高。今年超过80%的水稻将采用机插秧技术,自己也开展了一定面积的机插秧育秧。以后依托川农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栽培技术,合作社高效生产经营更有信心。”
“秧苗居然还能这样卷起来,不怕弄死啊!”“机插一小时,要在过去我们都要栽几天啊。”栽插现场也吸引了周边普通农户前来参观学习,他们纷纷谈论着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先进和省工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