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金字塔,而音乐是金字塔的塔尖”。6月6日晚,资深单簧管音乐学者、华人音乐家吴大轸先生作客第34期青春大讲堂,透过音乐欣赏,向现场200余名师生分享了他的音乐感悟,叩开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
讲座初始,吴大轸先生以爱因斯坦、列宁等人的名言警句为引切入主题,加之互动提问,迅速让在场观众融入到他的音乐世界中去。而后以介绍两首交响乐为主线,通过交响乐演奏的现场视频,结合其自身的理解分析,对每一首曲子的背后含义进行了生动的再现。
第一支曲子是来自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启蒙童话——《彼得与狼》,此交响乐集音乐与故事朗诵为一体,用独特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勇敢的人狼相斗的故事,生动活泼又具有教育意义。在吴老先生讲解下,其故事的“形”与音乐所表达的“象”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而音乐中弦乐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大管、小号和定音鼓的密切配合更是让观众身临其境。
“音乐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解释,只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有的故事就会在脑海中悄然上演。”,吴老先生一语中的,音乐的妙不可言正悄无声息让人沉迷其中。
于吴大轸先生而言,柴可夫斯基是他的偶像,他坦言曾几度“跪着”听其音乐,而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是“所有文章与风景都无法比拟”的音乐瑰宝。从第二乐章到第一乐章,吴大轸先生用其细腻的音乐感官对音乐的进行揣摩,恰到好处地传达出真诚纯洁的爱情主题。让大多数没有接触过交响曲的同学“柳暗花明”,对交响曲有了新定义并产生浓厚兴趣。“我路过世界各地的风景去体会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希望用我的人生感染你们,带你们迈入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吴老先生语重心长的说道。
吴大轸先生通过音乐牵引观众思考人类的发展,用其犀利的语言联系中国实际指出中国现阶段存在的弊端:青少年缺乏音乐的教育和艺术的熏陶。这其中不乏深刻的教育意义,观众听后掌声如潮。
据悉,为将吴大轸先生的音乐感悟与岁月启迪更广泛地分享给川农学子,吴大轸先生表示可定期为我校学子开办系列讲座,让更多同学受到音乐的熏陶。
吴大轸简介:
吴大轸,1944年出生于中国重庆,童年曾获北京少年歌咏比赛一等奖,十岁出任北京少年宫友谊合唱团领唱,并于1955年参加中国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195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
196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主修单簧管。
1972年出任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队首席单簧管演奏员。
1980年取得桑迪亚哥大学全额奖学金,师从单簧管独奏家约翰.丹曼先生。
2006年,吴老先生作为杰出的美籍华人音乐家,获得休斯顿市长怀特颁发的荣誉市民证书,且每年的8月17日,被确立为休斯顿的“吴大轸”日。吴大轸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赴美留学的单簧管学生,第一位参加国际单簧管大会的中国大陆音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