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癌症”——姜瘟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

2017-07-17 11:00:57作者:农学院 来源:农学院 点击数:

  
  
  7月14日,农学院联合雅安市农业局,在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下冷村召开姜瘟病综合防控现场会。来自雅安市农业局、雅安市科技局、雅安市农科所、天全县农业局、新华乡生姜种植合作社代表及生姜种植户近40人参加了此次现场会。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 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是当前较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该病害可导致生姜地下茎组织逐渐软化腐烂,地上茎呈暗紫色,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终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生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内外对该病害无有效的防控手段。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敏教授代表课题组从姜瘟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入手,着重从种姜处理、土壤处理和土壤湿度控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姜瘟病的防控关键技术;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系陈华保副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重点研究的“姜-蒜轮作模式”,详细说明了该模式的优势和经济效益。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姜瘟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噬菌体防治姜瘟病试验区,当与会人员看见示范区生姜长势喜人,无一株病株出现,而对照区生姜长势弱,姜瘟病发病率已高达20%左右时,一些来自于姜瘟病重发区的种植户和专合社纷纷表示不再担心这个恐怖的姜瘟病了,都说回去后一定按照防控技术要求,做好该病害的综合防控措施,将尝试姜-蒜轮作模式,提高经济收益。参会人员还就防治关键问题向张敏、陈华保进行了咨询和交流。
  
  据悉,新华乡曾是雅安市生姜种植的主要区域,担负着雅安及四川多个区域的生姜供应。但由于该区域是姜瘟病的重发区,发病后需停种生姜5年才可重新种植,导致新华乡目前几乎无地可以种姜,生姜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即使冒险种植也将面临生姜植株大幅死亡甚至绝收的境地。张敏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涉足新华乡姜瘟病的防控工作,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构建了“种姜处理、土壤消毒和避雨栽培”为核心手段的姜瘟病综合防控技术,并于去年在下冷村租用了姜瘟病重发地块,做为防控技术的示范区和对照区,连续2年示范,示范区均无病株出现,对照区发病严重,打破了生姜连种障碍,且推行的姜蒜轮作模式,进一步抑制了土壤中姜瘟菌的积累,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极寒高温都不怕!理学院团队研发新型有机凝胶,攻克极端环境材料失效难题
    极寒高温都不怕
  • 第四十三届校运会开幕
    第四十三届校运
  • 我校科研人员揭示调控玉米干旱应答和籽粒发育新机制
    我校科研人员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