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雷波传技养蜂事,动科献智助农兴

2025-08-27 22:24:00作者: 来源:动科学院 点击数:

  

7月12日至7月22日,四川农业大学“蜂业耘乡,振翅计划”社会实践团队在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中国养蜂学会中蜂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蜂业学会常务理事杨明显老师的带领下,深入雷波县养蜂场、各个村庄开展蜜蜂养殖宣传活动。团队向村民们普及“养蜂促增收”的发展路径,为雷波县蜂业振兴注入传播动能。

雷波县坐拥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生态优势,全年有油菜花、狼牙刺、五倍子等20余种优质蜜源植物相继绽放,发展蜂业具备天然禀赋。但当地蜂业长期面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一方面农户对养殖收益认知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传统养殖模式缺乏标准化展示,优质蜂蜜难以获得市场认可。此次宣传活动,旨在破解认知壁垒,让更多人看见蜂业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养蜂是‘不占地、不争粮、投资小、见效快’的生态产业,一箱蜂一年能增收2000-3000元,一个家庭养10箱蜂,就能稳定增收两万多元。”杨明显老师说。团队首先来到了小沟乡共比以者、阿杜俄体和斯日所几家进行探访。在这过程中,团队发现当地养蜂居民存在每次取走全部蜂蜜,并且不给蜜蜂喂食,导致冬天蜜蜂因没有食物而饿死的问题。对此,杨老师向他们耐心解释,鼓励他们给蜜蜂喂食蜂蜜或白糖,来提高蜜蜂存活率。

随后,团队通过田间地头的座谈、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其他没有养蜂的农户细致讲解蜜蜂养殖“不占耕地、见效快”的优势,算清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账。同时,团队还为农户培训蜂蜜分级、包装技巧,帮助他们搭建线上销售渠道。更用镜头记录养蜂日常,精心剪辑宣传视频,突出雷波原生态环境下蜂蜜的品质优势,全力让这份“甜蜜产出”走出大山,惠及更多农户。

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千万贯村,千万贯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韩庆龙老师及杨明显教授带领团队到千万贯乡石板滩村党支部书记丰母体家中进行宣传。宣传过程中,团队注重挖掘“蜂业+生态”的深层价值。丰母体书记家周围不仅种了花,还种有李子、核桃等作物。据杨老师介绍,蜜蜂不仅可以酿蜜,还可以帮助授粉,让李子、核桃、玉米等农作物增产。杨老师说:“雷波的脐橙、青花椒如果能借助蜜蜂授粉,品质和产量都会得到提升。”这一讲解让农户们对蜂业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接着,团队前往箐口乡箐口乡的雷波县农业农村局蜜蜂养殖示范场。这里的罗师傅向大家展示了基地养殖的蜜蜂状况。据了解,罗师傅共养了一百多箱蜜蜂,每箱可以产出蜂蜜十斤以上。罗师傅由衷感慨道:“感谢杨老师这么多年对我们地区的关注,有了他为我们引进养蜂技术,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本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运用专业知识向村民们宣传蜜蜂养殖,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雷波养蜂产业的发展潜力。今后,团队将继续关注雷波蜜蜂产业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卢艳丽教授团队发现蓝光受体:调控玉米“催花”突破光周期限制,推动热带优良基因“温带安家”
    卢艳丽教授团队
  • 我校团队成功研发治疗浅表创伤及骨骼肌炎症的给药递送系统
    我校团队成功研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