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意义常在回望中获得。
在学校学习、工作、生活近40年,见证了学校最近四十年的发展变化历程。特别是有幸参与了三次校庆筹备、三版校史的修编、三代校史馆的设计制作,对学校一路走来的历史多了一份特别的关注。110年校庆前,主持编写了《川农往事》一书,在此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110年的办校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和学校独立建院、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和最近10年来,究竟有哪些事情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或者将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经过比较长时间的思考,我梳理了以下10件事情,认为他们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其中有三件事情影响尤其深远。
一、黉门西迁:1956年迁雅安独立建院
这里不详细谈迁雅独立建院具体的过程和故事。只是想说,这件事情对学校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科专业基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川农一直在和西农比,谁比谁更强更牛。其实不管是川农还是西农,其学科和专业基础都源于川大农学院。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前,川大共有文、理、法、工、农、师范等6个学院、25个系,共有师生6000余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早在1943年,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考察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之后称赞:“川大最强的学科是农学,如果把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一同考虑在内时,则成都作为农业中心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在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中,川大农学院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化、农业经济等五个系调整到西南农学院,原农学院8个系调整后只留下农学、林学和畜牧兽医3个系。这三个系即是后来四川农学院建院之基,也是现在学校的优势学科。而调整到西农的园艺、植病、蚕桑、农化、农经5个系,自然也就是西农比川农强的优势学科。
特殊的地理位置:川大农学院从省会成都到西康省省会雅安,远离中心城市,对学校办学的影响首先是不利的,这不用多说。但利弊、祸福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假如川农不是在雅安这样一个交通不便、经济尚欠发达的偏远小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川农人还能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做学问搞科研而不是蠢蠢欲动、下海经商,在世纪之交的高校合并浪潮中,川农还存不存在,恐怕这些都是未知数。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能想象。
3、学校迁雅安独立建院,随后接踵而至的“反右”,一大批师生受到错误的批判、逮捕法办。这对后来川农人的政治态度、性格特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反右和后来的文革十年浩劫,学院工作陷入全面停止。然而,在筚路蓝缕和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川农人,仍然矢志农业科教事业。他们或在异乡坚持分散教学、或深入乡村搞调查研究、或到田间地头搞科研,为后来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学校发展重迎曙光。
学校迁雅安独立建院由此形成的学科专业基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后来一系列凄风苦雨的经历,奠定了川农大的办学基础和川农人的性格基调,对学校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
二、科教的春天: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1959年学校开始招收水稻栽培、兽医产科、玉米育种、家畜饲养和家禽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后因“文革”中断。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学校成为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高校,招收作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3个专业硕士研究生13人。
三、从学院到大学: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
1985年6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四川农学院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从学院到大学的升格,也许并不意味着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和意义,但在当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从四川农学院到四川农业大学,是学校发展定位以及社会各界重新认识川农的一次重要跃迁,也标志着学校从单科性学院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精神的丰碑:“川农大精神”的形成、宣传和弘扬
有形之大莫过日月,无形之学莫过精神。从2000年2月期,先后三次集中的宣传川农大精神:第一次是2000年川农大精神的调研和宣传、第二次是2002年因留学人员高回国率让世人瞩目,第三次是07年温家宝总对川农大的批示。
“川农大精神”既是川农大校园文化的底色所在,更是川农大师生共同的精神和价值追求,一直激励着一代代川农人矢志不渝、爱国爱校、服务社会、兴农报国。
五、成果卓著: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及奖励引发广泛关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周开达院士、颜济教授和荣廷昭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人员,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弘扬“川农大精神”,潜心治学、刻苦钻研,获得一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对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包括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六、领导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校视察或肯定学校工作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既是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川农大精神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莫大激励。
七、重大机遇: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关于“211”,有太多的背后的故事。《川农往事》一书中,有于伟书记、李洪福副书记、胡校长夫人谢后清、211办主任杨克诚的回忆。读这些回忆的时候,总是不禁潸然泪下。
有两个还是想说的细节:收录了96年9.26、96年10.2日,以于书记、胡校长个人名义两次写给国家教委的信。“作为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我们对四川农业大学的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如果因为华西医大占用四川省的名额而使我校失去进入211工程的机会,我们将愧对学校历史,愧对几代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教职工,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将由此受到重挫,最后,恳请国家教委考虑我们的意见”。
于书记在他亲自撰写的回忆文章中的最后写到,遗憾的是,华西医大2009年整体并入川大,煞费苦心得来的211在很大程度上做了无用功,若干人都浪费了表情。当时稿子交给学校后,我们觉得这样写不好,通过江部长,建议于书记可不可以同意我们稍作修改,于书记态度很鲜明,坚决不同意。校庆前,我们原样付印了。由此可见,当时主要领导对这件事情的深刻。校庆后,我们通过川大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社要求修改。
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带来了稳定持续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开创了学科建设新局面,也全面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极大提升了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它极大地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自豪感、归属感、荣誉感,凝聚人心,提振士气,让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劲头十足。“211工程”的建设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力助推剂,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过去,若干年的招生手册,最突出的卖点:百年名校、211、现在加一个双一流。但没有211、就没有今天的双一流。
八、一校三区:2010年成都校区建成启用及校区布局结构调整
成都校区的建成启用以及后来的校区布局结构调整,宣告川农大一个新时代的肇始。如果说迁雅独立建院造就了今天的川农的话,历史或将证明,没有成都校区,就没有明天的川农大。
九、强基固本:学校近十年来持续强化学科和师资建设
如果说,成都校区的建设启用、这些年学校不断改善教职工待遇、增强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这些都是显性的成绩的话,那么这第9件事情,则是隐性的、其效果和意义在今后会逐步显性出来。
十、新时代新起点:2017年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自跻身“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后,学校再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无疑将促使学校从新的起点,在建设一流农业大学新征程中再铸新的辉煌!
这10件事情中,毫无疑问,迁雅安独立建院、211、成都校区的启用,无疑对学校的影响最为深远。(投票结果:211、双一流、成都校区、更名、迁雅安)
二、对川农大70年历史的总结
前不久,给宣传部的全体同志一起商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组织若干篇文章。当时定了一个7+3:
7篇专门报道: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基础条件建设、党建引领。
3篇综合:奋斗篇、成就篇、展望篇。
奋斗篇是我点的题,第二天,多早,我就在工作群里,提了几个提纲,建议如何写。这三篇,因为后来主要精力在主题教育上,精力不够,只能出一篇综合性的、集中在成绩篇。
但一直在想,后来又和办公室、宣传部的同志一起探讨,如果总结川农大这70年的历史。或者换句话说,川农大这70年的历史,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历史。经过思考:初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
川农大70年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是一部服务社会的奉献史、是一部大学精神的传承史、是一部从悲壮走向豪迈的逐梦史。
1、为什么是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
思维方式可能略有不同,习惯形象思维。110年校庆前,其实我们还编了一本书:川农老照片。其中收集了很多过去没有看到过的。有几张照片很让人触动。建院初期,在露天做实验、用锑锅做实验。一位老师穿作打补丁的裤子带学生实习。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陆续获得国家大奖。这些成就是哪里来的?山沟沟里、水田里包谷林里钻出来的、猪圈里头爬出来的。
最近看营养所的几篇报道,也很感叹,营养所这些年就连不断取得一个个奖励,怎么来的?尽管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但无疑也是艰苦奋斗的心血的结晶。
有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鲁迅狂人日记,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川农大的历史,不管写的什么,怎么写。从字里行间校外,满篇都是艰苦、奋斗几个字。
2、是一部造福社会的奉献史、
川农大精神,16个字,耳熟能详。邓书记有个解读,是牛的精神。我还比较认同。川农人,就是一头头黄牛、奶牛。投入不多、产出很大。
3、大学精神的传承史。
川农大70年的办学史,也是川农大精神的形成、弘扬、传承、发展的历史。
一所大学有精神、有文化,他才会有深厚的底蕴。精神层次越高,他的格局就越大,她的发展就更具有持续力和竞争力。川农大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独立建院,在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发展,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奋进,其历程是与“川农大精神”的产生、发掘、弘扬、创新相伴而生、相随而进。从独立建院于荒凉的濆江河岸,到一校三区各局特色;从简陋的实验条件环境到高大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到办学理念的不断升华,每一次的改革与发展与创新,每一次成功与收获,其背后,总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支撑我们砥砺前行。
4、从悲壮走向豪迈的逐梦史。
从56年迁雅的影响到后来的反右和文革的摧残,从512到420两次地震的破坏到灾后重建的凤凰涅槃,从出生农门不被人看重到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从单一的农学到多科性综合性大学,从211到双一流,川农大的历史,就是自强不息的历史、就是抢抓机遇、绝不轻言放弃的历史、就是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并不断追求卓越的历史,就是不断追逐、成就自己梦想的历史。
三、川农人的初心和川农大的使命:
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初心和使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是哲学上的终极的永恒命题。
初心,是起点、愿景。使命,是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诠释、对责任的担当。初心,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是回答“源”和“根”的问题。
使命,回答干什么、到哪去的问题。回答责和任的问题。
初心和使命有一定的包含关系。习近平在19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川农人的初心是什么?兴中华之农事。
川农大的使命是什么?
立德树人、兴农强国。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有共通的标准和要求:培养什么人?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还应该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否则,学校就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校庆。“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
新时代,川农大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特色应该是什么?
传统的农学类专业已经不到20%,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也不再与农业有关(本科15%、研究生36%)。新农大、新川农人。但不论怎么说,他们应该成为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对三农有更多的了解、感情,能够直接或间接为三农、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的贡献的新川农人。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顾梳理学校办学历史,回望来路,就是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砥砺前行,谱写学校新的历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