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川农大”精神的首要元素;红色,是川农大历史发展的主色调。
在我校的史册上,有九位英烈的故事时刻让我们感动:傲霜腊梅绽红岩的江竹筠,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王右木,红心向党的胡其恩,信念忠贞不渝的黄宁康,把青春献给党的何懋金,滔滔岷江祭忠魂的张大成,用热血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的杨家寿,人民的好女儿曾廷钦,用热血捍卫民主政权的李树成。他们用生命诠释着“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平时闭门治学问,临事一死报家国。”的大无畏精神和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切的高尚情怀。
学习“川农大精神”,就是要学习川农大人胸怀祖国,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爱国敬业的奉献精神;甘于清苦,淡泊名利,身体力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奋力拼搏,你追我赶,薪火传承,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回顾七十年来学校走过的辉煌道路,我们会看到一批西迁雅安时,在凄风苦雨中依然无悔奉献的川农人;在迈进首批211建设序列的高校时,依然脚踏实地,甘愿成为田野守望者的川农人。他们心忧中华农事,矢志献身祖国的气魄正是川农人红色基因的生动展现。
认真回顾川农大的红色血脉,我们不难发现,川农大红色光荣传统呈现出“一脉相承如缕不绝”的历史传承态势,其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共性特征、具体的历史阶段性表现和新时代新内涵应该予以系统考察解读。川农大红色光荣传统的家风源头值得深入挖掘,“亲其师而信其道”是川农大红色光荣传统形成代际传递的核心机理。在解读川农大红色基因时,也必须与川农大精神、川农人的群体性格、学校办学风格等予以有机整体把握。
回顾传统是一种对历史的整理,但历史并不单纯地等同于过去,过去是混沌庞杂的,我们是在过去中抽取片段和事件,编撰以顺序,赋予其意义而形成历史的。我们需要历史,因为现实总是裹挟着过去而奔向未来,我们在回顾和梳理历史时,其实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某种期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一个国家,或小至一个集体,其实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个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或集体,拥有一些追求真理的人,不畏牺牲的人,甘于奉献的人,明明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依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或集体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而骄傲,我们为母校而自豪,只有一个国家或集体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有信心说,明天会更好!
我想,这应该是我们今天在一起回望来路,守护初心,梳理学校红色光荣传统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