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七十五载栉风沐雨,初心不改;七十五载弦歌不辍,砥砺前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本网特推出【辉煌75载·奋斗川农人】系列报道,从普通川农人的视角出发,分别选取了在校工作40年、30年、20年、10年、1年的教师代表为采访对象,通过生动讲述,洞见新中国的沧桑巨变、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川农大的蓬勃发展,凝聚起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的奋进力量。
我从事的是作物栽培学专业,对这个专业的喜欢萌发于初中时期。当时,生物老师提倡“从做中学”,他教我们授粉,讲述神奇的杂交技术等,这些激发了我少年的好奇心,一发不可收拾。1980年,我进入四川农业大学攻读农学。
初入川农大,我便深受经过数代川农人薪火传承和不懈努力形成的“川农大精神”的深深感召和教育。本科毕业时,我考上了孙晓辉教授的研究生,从那一刻起,我就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方向,余下的,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再努力。
在读博的时候,我有幸成为了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周开达院士的弟子,但我的研究重心依然放在作物栽培学上。周老师常教导我:“搞作物栽培学的人多懂点遗传育种是非常有利的,这种交叉学科的建构,可以让研究更为深入,发挥良种良法最大的效应。”
记得初到雅安,我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但川农大校园规模小、实验设施简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的实验室几乎谈不上“正规”,我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实验室时,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设备,实验台破旧不堪,试剂和仪器也寥寥无几。然而,正是老一辈川农人们那种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成为了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不畏艰难,以简陋的条件为基础,不断探索,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着一项又一项的实验。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这四十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四川农业大学的巨大变迁。如今的四川农业大学,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从最初的简陋校舍到如今一校三区的现代化校园,从单一的学科设置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从落后的教学设施到如今的先进设备……这都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如今,我们的研究条件在国内水稻栽培研究领域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为我们攀登科学高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政策支持助力人才成长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学校对教师的扶持和支持政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是作物栽培学发展中的艰难时期,大量人才流失,但我却始终没有动摇。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我仍然默默地坚持研究,践行了周开达院士那句“即使10年都搞不出成果,也要把教训留给别人”的名言。这或许就是精神的传承吧。
所幸,学校不仅逐渐提高了教师的待遇,还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激励我们青年教师勇攀科学高峰,多出成果,带好学生。从最初的“有心无力”到如今的大力投入,学校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在这期间,我们的水稻栽培研究团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从最初的两三个人到现在的四个老师、四十余名学生,我们的团队在不断壮大,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坚韧不拔,更加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
高等教育与国家的同步发展
今年9月10日是第四十个教师节,回顾这四十年的高等教育历程,我深感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项政策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科研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最初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教育”,学科设置从单一变得更多元,教学设施得到升级更新……这些变化都反映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会继续带领学生扎根稻田,为全面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农林高等教育力量。
我也见证了国家对于农业科研的日益重视。作为农业大国,中国一直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断增加,我们的科研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们拥有了更加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更加完善的实验条件,可以更加深入地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我深感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项政策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科研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我也见证了国家对于农业科研的日益重视,这为我们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更加坚实的后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和领会全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积极开展创新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在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更加注重优质、高效、绿色生产,不仅要让“天府粮仓”装满粮,而且还要装优质粮、放心粮,助力四川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