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下午和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德阳市分别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了解当地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遗址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情况。
翠云廊,顾名思义,就是由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千年古柏与千年古蜀道在这里相伴相生。为了保护这个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珍贵标本,自然少不了四川农大的科技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这条古蜀道,就是我们当时给剑阁柏作病虫害治疗的地方!”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元考察翠云廊古蜀道的新闻时,四川农大林学院森林保护系朱天辉教授既兴奋、又感慨。他曾作为首席专家,参与了当地古树的紧急抢救与后续保护,其中还包含了四川“十大树王”之一、全球仅一株的剑阁柏。
给古树做“外科手术”
2017年,翠云廊的古树陆续“生病”,明星树剑阁柏也未能逃脱:树皮腐烂脱落,树干有树洞乃至中空,严重者被铁丝绑住才不至于被风吹断。当接到剑阁古树的求助需求时,朱天辉正在甘孜山里开展社会服务。他二话没说,交接好手上任务后,连夜回校,次日一早奔赴广元,便开始对翠云廊的古树进行现场诊断。
“就像人老了免疫力会下降一样,树木也是如此。”仔细看过病树后,朱天辉很快就发现生病的古树多为立木腐朽,即树木木质部因被真菌分解,导致糟烂。树皮腐烂、树洞形成,进一步削弱了树木的抵抗力,进而频繁遭受病虫害侵袭。
病因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朱天辉带领团队成员对患病古树做了两套外科治疗方案:一是表皮损伤的治疗与修复,包括伤口清洗、消毒、封闭、外表装修等程序;二是树洞的填充与修补,涉及树洞清理、洞壁消毒、假填充修补与实心填等过程。“整个过程都要高度重视消毒灭菌,切除的死树皮也要专门打包,避免病菌病虫影响到健康树木。”朱天辉介绍到。
面对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剑阁柏,朱天辉更是不敢马虎。在正常做完治疗后,他还建议当地给剑阁柏穿上由钢丝网制成的“紧身衣”,起到固定躯干的作用,以进一步延长其树木生命和观赏价值。
一场场“手术”的成功不是终点,如何做好术后调养,确保旧病不再发才是关键。为了保障剑阁古柏的健康,朱天辉后续还为当地古树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建议:定期给古树补充营养液;监测病虫害动态;尽量划分开游人活动区与古树保护区等等。
“如今看到总书记如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古道两旁的树木又长得这么好,就感觉自己的工作还是有收获有盼头。”朱天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到剑阁翠云廊考察,无疑是对他的巨大鼓舞,将以更强的使命感,继续投身森林植物、经济林植物、园林植物病虫害及生物防治等领域的研究,为加快建设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美丽中国贡献川农大林学的科技力量。
朱天辉只是四川农大致力于四川生态文明建设的众多专家之一。学校始终牢记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依托学校建设的四川省林草学院为有力抓手,建立了围绕西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碳汇、西南林草火生态、西南生物多样性3个研究中心,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与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有害生物防控、草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应用等8个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16个研究方向,为四川和国家林草事业高水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校林学、草学入围GDI智库公布的“世界一流学科”行列。近年主持实施各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纵向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奖43项,选育国家级、省级审定、认定林木(草)良种50余个。林学、草业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森林保护和木材科学与工程等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获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现有教职工近200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5人,博导30人,硕导7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先后有80余人次参加四川省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累计培训林草基层人员近5万人次,获益农民10万人次,转化成果20余项,入选省部级主推技术10项次,累计推广3000万亩,新增产值100多亿元。
助力林业经济发展
除了呵护好景区的观赏林,朱天辉还着力在发展林业经济作物上下功夫,力求真正把巴蜀大地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助力四川从森林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近年来,他作为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团队首席专家,长期带队奔赴凉山州木里、盐源、普格等贫困县,助力解决当地农户种植核桃、花椒等作物的病虫害问题。
“非常感谢朱教授。他不仅会定期到现场来给我们讲解演示,平时有个什么疑问,找他也都会耐心地给我们回复。”盐源县林业局产业办主任毛国慧说道。原来,朱天辉每到一个农户家中,只要农户有意愿,都会互相加上微信,一旦作物种植中遇到什么麻烦,都能及时找到他。目前,盐源县花椒、核桃等林业经济作物的综合产值已超25亿,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我们花椒叶掉色严重,是啥原因啊?”“什么方法防病治虫效果最好?”……当前正值林业经济作物的收获期,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人带着生产问题找朱天辉咨询,微信的红点一个不注意就奔99+。“其实咱们的林业经济作物种植农户不缺干劲,缺的是提前防虫治病的意识。”朱天辉说道,“而研发、改良和推广先进技术,正是我们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这不,采访刚结束,朱天辉就要准备收拾行装,到雅安汉源去实地解决花椒、油茶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践行作为川农大专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庄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