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眉山市考察刚结束,川农人的脚步又到了眉山。9日,杨文钰教授拿起大喇叭,带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团队站在了眉山市仁寿县的玉米地里,按照既定推广计划进行6月中旬播种夏大豆的技术指导,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在扎扎实实的行动中。
截至目前,仁寿基地召开全国性、省级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场观摩和培训会18次,到基地考察和参会的专家学者、技术干部等达到3000余人次。而这仅仅是川农人覆盖全国16省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地图上的一个小小缩影。
层层深入的推广要求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大宗粮油饲作物,供需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然而,二者又是同季作物,争地矛盾突出,近十年,我国大豆玉米需求量不断增加,2021年玉米产需缺口已达2000多万吨,大豆进口更高达1亿吨。杨文钰教授带领团队历时22年的攻关成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实现大豆玉米协同发展,提升大豆产能,确保国家粮油安全,因而责无旁贷挑起重担。
今年1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要求“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业农村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继发文,提出要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并下发今年16省市15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任务,四川省计划新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10万亩,约占全国任务的五分之一。农业农村部成立了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杨文钰教授任组长。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文件还明确成立由四川农业大学牵头的技术专家指导组,全程提供指导服务并适时开展技术培训。学校赓即发布《四川农业大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5)》,成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吹响了川农人全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加快推广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的嘹亮冲锋号。
环环相扣的推广模式
要想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和原有“自上而下”任务式的推广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项农业技术的困难可想而知。
“这样种植太麻烦,种了大豆会不会影响玉米收成?”
“四川这种丘陵地区,能有合适的播种机吗?”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团队王小春教授谈到,尽管这项技术的研究已经持续22年,甚至去年在全国已建立超过32个高产示范样板,但农户们依旧有这样的疑问。推广过程中,最大的困难还是农户们的认识不够,对新技术和新装备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为了破解这些推广的认知难点,团队进行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模式和推广机制的创新。从各类培训教材的编写和制作,到“高产理论与实用技术、田间样板与技术讲座、线下与线上”三结合技术培训模式的构建,再到“行政领导、技术干部、科技人员、种植农户”四位一体大培训的开展,逐步解决新技术抽象难懂、落地慢、到位率低的问题,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和农民种植水平。
团队编著出版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科普读物和多套《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图》,录制技术关键环节短视频和技术宣传光碟、制作培训标准课件,均被作为2022年全国农业农村系统技术培训主要教材。通过抖音、微信等融媒体的熟练运用,让农民易学易懂易会易用。在示范点召开省级以上现场观摩培训会,将田间样板与技术讲座相结合,用看得着、听得懂、学得会的方式,使学员们快速掌握技术。
为了推进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团队构建了“超高产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十万亩推广区”为主线的四圈层推广网络,以高产样板为抓手,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团队在全国打造超高产攻关田32个,千亩示范方22个,万亩示范片10个,十万亩推广区5个,形成了以四川为中心,西南、西北和黄淮海逐步大面积推广的成果应用格局。四川大豆面积从2000年的全国十二位跃居第三,有力推动西南成为全国大豆三大优势产区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三大实施区域之一,带动了该技术在西北的示范应用,扩大了在黄淮海的影响力。
据统计,2003-2021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四川累计推广面积5758万亩,遍及61个县市,技术覆盖率75%以上;在全国累计推广966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35亿元。
分秒必争的推广时间
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耧。作物种植的关键期对收成影响十分巨大,处于大规模推广期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大到关键技术、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机械化,小到田间配置、种植密度、施肥量、病虫草害防治等,每一环节都深刻影响着产量,影响着下一年种植户们对技术使用的选择。
各地气候环境、资源禀赋和生产特点不同,种植制度也不尽相同,团队多年研究集成了西南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技术模式、西北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模式、黄淮海夏玉米夏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模式。为了保证“黄淮海、西北、西南”不同地区种植户在各个种植关键期都能得到最精准的技术指导,“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研究团队从大专家到研究生300余人全员参与推广,人人全国下地,分片负责。甚至为了保障技术指导的准确性,团队内部还不定期进行技术推广的闭卷考试。
时间抢夺战总是应时令展开。春播期的西北沙尘暴肆虐,穿着粉色冲锋衣,戴着大檐遮阳帽、口罩和墨镜,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站在包头基地简陋屋檐下等着一轮沙尘暴过去的是王小春教授。漫天飞舞的黄沙一停,顾不上抖落身上泥沙,她就张罗着地里的机器开始播种,一边有条不紊调试农机参数、向种植户讲解技术关键,一边对下一波沙尘暴的到来严阵以待。夏播期的黄淮海高温暴晒,无遮无拦的地里40度高温,她都已经习惯。
为做好播前准备,杨文钰教授从南到北走遍16个省市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行程密集到一天走好几个点。从今年1月以来他就飞行24次,行程36000公里,开车行程近5000公里。
夏播期的高温,春播期的沙尘,天刚破晓的露水,深夜农机的车灯,全国各地的飞行,一天12小时的工作……对于川农人来说,这些是推广路上的家常便饭,也仅仅是技术推广接力赛上的几厘米。
代代相传的推广情怀
推广时间要抢,遇上疫情封控又怎么办?杨文钰教授的博士生杨欢今年春天就和种植户、当地农技推广人员在包头基地同吃同住数日。“这没什么,要做的是迅速调整工作计划,播种期时间紧任务重,回不了学校做试验,就更要沉下心把基地的示范做好。”杨欢说,自己特殊情况下心态依旧沉稳积极是受到了导师的感染。“现在杨老师一个月30天可能在30个不同的地方搞技术指导,在飞机和高铁上抽时间看材料、写文章早就成了习惯。63岁的年纪,对这项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精力、体力与热情有时甚至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自愧不如。舟车劳顿时想想老师的坚持,就是一种激励!”在杨欢的记忆里,从他2015年读硕士开始,就在见证团队的奔波,而如今他也成为了其中一份子。
除了杨欢,团队近300余名硕博研究生中许多都直接将试验和推广相结合,把研究放在基地上,扎根在全国各地的示范样板里,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2001年杨文钰教授开始在天全县仁义乡进行推广试验示范起,到2009年四川省示范推广套作大豆480万亩,首次迈入全国大豆主产省行列,再到技术逐步由四川走向全国,每一步都是以强农兴农为使命的川农人对农业的情怀和坚守的写照,是他们年复一年马不停蹄用热情和传承将这项技术送上了全国推广的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时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
政策只是引路灯,实干才是硬道理。黄淮海夏播的冲刺期已经开始,6月25日前黄淮海七省要完成所有的夏播任务。此刻的杨文钰教授又已启程,带领着团队开始日夜兼程地穿梭在黄淮海平原的大地上,用汗水落实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行动创造秋收的喜悦。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守护国家粮油安全,川农人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