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蛋卷、蛋挞、番茄炒鸡蛋……蛋营养丰富,是制作很多美味食品的基础,也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如何让家禽在产蛋高峰期维持每天产一个蛋?并且产下健康的、高质量的蛋?近日,我校动科学院李地艳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雌性动物的卵泡发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卵泡发育不正常,就意味着正常排卵受到影响,或排出的卵子质量不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雌性动物包括人类的正常生育功能。而卵泡发育、卵巢生殖疾病中各时期卵泡的闭锁与颗粒细胞(GC)和卵母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然而,此前人们对卵泡发生过程中颗粒细胞的三维基因组动态变化没有清晰研究;究竟是哪些基因影响卵泡生成过程中的激素分泌,调控卵泡成熟从而排卵,都有待阐明。
李地艳教授团队以鸡不同卵泡发育时间点的颗粒细胞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卵泡形成10个不同阶段颗粒细胞的动态转录组;对关键阶段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揭示了卵泡发生过程中染色质构象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细胞可分为3个主要功能类群;排卵后卵泡颗粒细胞染色质构象更为紊乱;CTCF作为关键的染色质高级结构蛋白在鸡的三维基因组结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家禽分子育种过程中提高卵母细胞质量、发育能力及其受精后种蛋质量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为高繁殖性能新鸡种的选育、人相关生殖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日前,该项研究成果已刊登在《NatureCommunications》(IF=14.919)杂志,以李地艳教授为第一作者,并和李明洲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宁椿游、硕士生张佳满、博士生王誉杰为共同第一作者。
该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项目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7800-9
图1 鸡卵泡发育过程中颗粒细胞转录组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