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学校举行2021年优秀青年人才学术交流暨专项评审会议,对来自13个院所的31名申请人进行校内专家评审。
在专家会议上,校长吴德强调,优秀青年人才学术交流暨专项评审会议是学校的一件大事,是我校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举措,要将其做出品牌。青年人才培养专项旨在激励青年科技人员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性成果,培育青千、青拔、青长、优青“四青人才”候选人。他要求,评审专家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围绕专项设立的初衷,公平公正选出真正立足世界前沿、具有学术精神的青年人才。希望各中层单位积极动员,科技处加大引导,有更多的青年人才来申报。学校将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更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与其中。
副校长陈代文强调,这是一次评审会,也是一次学术交流会。既要评选出优秀人才,也要开出学术味。希望专家积极发言提问,提倡参会的其他青年人才提问,体现浓厚的学术氛围。
评审会按学科领域分成动物与食品、农林、材料与工程和社科4个组分别进行,校内相关领域专家,包括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领导、国家级人才等组成评审组,一一听取了申请人的公开答辩。专家组成员及在场师生积极向答辩人提问,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师生挤满会场过道,站着聆听了交流发言。最终,专家投票遴选出不超过16人进入第三方评估。
2020年,我校学科建设“双支计划”修订后新增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培育资助具有稳定研究方向、良好科研基础和原始创新能力,具备能够获准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等“四青”人才以上项目潜质的青年教师。每年资助经费控制在500万元以内,每年新增和连续资助不超过20人。专项资助首次采用第三方学术评审,实行二级学科双盲分类送审。由第三方学术平台匹配校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作为同行专家,从近5年学术业绩、工作目标和发展潜力三方面进行诊断式评价。校科学研究与学术评定委员会结合三方评审结果,本着“宁缺毋滥、限额推荐”原则,通过票决遴选出候选人,上报校党委常委会审议,最终确定资助人并公示。去年,8位青年教师获首批学科建设双支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