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新农艺技术

2020-02-13 11:44:58作者: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我们研发的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技术写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了!”提及此,杨文钰教授很是高兴,“这说明我们的研究是适应现代农业需要,适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的”。

从否定质疑中一路走来的18年研究历程

大豆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来源,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产需缺口较大,每年大豆进口量高达9000多万吨。随着我国玉米工业消费的增加,近年来玉米也出现了产不足需的现状。而玉米、大豆属同季作物,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不可能依靠增加耕地面积来种植大豆和玉米。

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突出,是我国粮食安全受制于人的短板。从2003年起,杨文钰教授带领团队开始了研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一路攻关。

杨文钰发现,在旱地长期进行小麦、玉米、甘薯三种耗地作物套种,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小麦玉米产量受影响,加之甘薯不易储藏,产值不高,因而他提出以能养地的豆科作物来代替耗地作物甘薯的旱地农业发展思路,通过大豆、绿豆、红豆等豆科作物的比较研究,最终提出了在丘陵旱地实施“小麦/玉米/大豆”新三熟模式的发展理念。

“研究应用过程中,最大困难就是消除偏见。”杨文钰说,间套作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但人们一般认为,间套作费工费时,不能机械化,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我们18年的研究和应用颠覆了‘间套作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看法”。

2005年,杨文钰在昆明市召开的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现场会上,首次向与会专家作了“旱地新三熟麦/玉/豆研究与示范”的专题报告,受到一些专家的质疑:“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没什么差别,无新颖性,不会长久发展下去”、“这种模式不适宜开展机械化,没前景”。与此同时,省内的一些领导和专家也认为大豆产量低,相比之前的模式没什么特色,不值得大面积推广。“你把套作大豆产量搞到120公斤/亩以上,我们就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时任四川省农业厅的一位副厅长如此说。

种种质疑并没有让杨文钰退缩,相反,他从质疑中到了很快找到自己应该开展工作的重点——要实现玉米、大豆双高产的发展目标,完成核心技术创新、高产样板示范、配套农机研发三大任务,以事实说话,让大家信服。

面对怀疑坚持让事实说话

玉米和大豆套作属于高低位作物配置,传统农业中,由于没有科学的光资源与养分资源协同利用理论指导,大豆产量不高,而且倒伏严重。杨文钰把学校里从事栽培、育种、植保、农机及加工等专业的一些青年老师组织在一起,成立了校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创新团队,并积极与西南其它大豆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创新联盟,共同开始创新研究。经过不懈的实验,他们成功创建出带状复合种植“两协同一调控”理论,形成选品种、扩间距、缩穴距为核心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让玉米大豆双高产成为现实。数据显示,2003-2018年该模式在四川、重庆等19省(市)累计推广7139万亩,玉米产量与净作相当,每亩多收大豆100-150公斤,新增大豆882万吨。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特色,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拥有未来。杨文钰率领团队,与农机公司合作,开始投入农机具研发。由人工点播到微耕机机播,再到拖拉机机播,再到适应带状间套作的播种施肥机、收获机的逐步完善,最终实现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播收机具的成功研发,使原本低效的间套作模式实现高效作业,这一突破得到盖钧镒院士、荣廷昭院士、刘旭院士、罗锡文院士、刘巽浩教授、常汝镇研究员、刘忠堂研究员、孙寰研究员及韩天富首席等专家高度肯定,纷纷向农业部及四川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发展套作大豆的建议。在机械化探索上,团队没有止步,去年新增的打包青贮技术,将玉米大豆粉碎打包发酵制作青贮料,为高原藏区解决冬季牧草缺乏问题提供了新路径,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在绿色农业上,团队依然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根据玉米需氮量多、大豆根瘤菌固氮特性,我们自主研制的专用缓释肥与播种机,创制播前封闭除草、苗期茎叶分带定向喷药相结合的化学除草新技术,病虫草害防控率达85%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25%-40%,农药飘移率降低15%-20%,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有效解决了田间单双子叶作物不能同田除草的世界难题。”杨文钰团队成员雍太文教授说。

彰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研究影响力

“18年来,研究团队承受了间套作传统固有思维带来的巨大压力,坚持不懈、砥砺前行、愈挫愈勇。”团队成员都深有感触。

十几年前,我国作物栽培学科地位还有点尴尬,有些领导认为科技含量不高,不以为然,给予的立项较少,研究经费也严重不足,难免心生彷徨,杨文钰不断给自己和团队加油:“只要认准方向,就坚持认真做事,不要为外界所左右。把大豆产量搞上去,农民接受了,政府自然会重视和支持的。”

“在传统思维下,我们所作的任何成果都要受到质疑、甚至否认,建立高产示范样板是我们必需要做的首要工作,让高产样板现场改变人们的看法是我们的唯一途径。”

依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平台,团队在四川建立了川中、川东北及川南三大核心示范带,2009年乐至县万亩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143.7公斤,印证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生产上的成功。南方大豆产业加快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2011年“西南华南间套种食用大豆”列为全国大豆三大优势主产区,2012年中央农办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进行调研,指出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研发应用这一新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是农作物耕作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四川发展套作大豆成功了,我们能否根据此理念在黄淮海及东北玉米主产区也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呢?”带着这个问题,杨文钰开始与团队成员着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的研究与示范,并在2012年广西召开的产业体系重点任务落实会上汇报了开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高产示范计划,会上,再次受到个别专家的激烈反对,认为东北是不可能发展间作大豆的,间套作模式最好是在西南及南方实施。听到这些质疑声后,杨文钰并不气馁,“先做出来再说!”他们在山东、河南、安徽、吉林、黑龙江等省均开展了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小面积示范,其中吉林公主岭市、山东菏泽市和安徽阜阳市三个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90.5公斤,再次证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可行的。

在科研上,团队也以有力的成绩回应了质疑,项目数量和经费得到大幅提升,SCI、发明专利从无到有。2019年9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团队发表的论文“带状套作系统下大豆生长特性与光强和红光/远红光比值间的关系”入选全球农艺学Top100高被引论文,该论文也是间套作栽培研究唯一的一篇,杨文钰和杨峰两位教授位列全球农艺学Top100高产作者,彰显出四川农大作物栽培学科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研究在全球的影响力。

研究受关注:未来可期

因为出色的表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连续11年入选国家和省主推技术,2019年被遴选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重点推广技术,2019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尤其是2019年以来,该技术模式受到密集关注:

——5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召开座谈会,调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推广前景。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邱天朝带队到山东德州禹城市(四川农业大学校地合作市)调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8月,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陈玉中一行到山东省德州市调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情况。

——9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卫江带领调研组来山东德州禹城市调研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10月,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在河北藁城召开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观摩和交流座谈会。

——10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四川仁寿举办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班,农业农村部提出:深入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稳步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

——12月,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支持,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质量品质。”

种种关怀和关注汇聚成强大的动能,今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把“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写入其中。2月10日,农业农村部进一步明确,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的唯一技术模式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

“这是对过去18年我们工作的高度肯定,18年来,团队成员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秉持必胜决心,经历了无数质疑、彷徨、失望,最终迎来希望和成功!”杨文钰表示,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们将不忘初心、不遗余力、不辱使命,将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创造新的辉煌,为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冯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王西瑶:言传身教助振兴,走出“薯”光之路
    【优秀教师标兵
  •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川省科学技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