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科学研究成绩斐然
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一座高等学府硬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川农人扎根沃土、辛勤耕耘,坚持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为己任,前仆后继做研究、风雨不改初心志,在七十载的光阴流转间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根:播下希望的种子
翻开历史画卷,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万物始苏,那时的川大农学院一边结合生产开展科学研究,一边积极举办了多次农业科学普及展览,旨在宣传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成果为农民服务。
1956年9月,四川农学院正式在雅安独立建院,当时除了一些闲置的办公用房,研究实验场地几乎为零,教学设备也相当简陋,甚至连基本的PH实验都无法开展。
在这种情况下,首任院长杨开渠并没有退缩,他骑着一辆老旧自行车,走遍雅安的山山水水,在仔细考察思索后发现当地基本不会种植棉花、水稻等作物,出于研究以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他带领学院教师与当地老百姓率先进行引种。或许,当时的杨开渠院长并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有效带动了雅安农村经济与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更为之后水稻研究获得国家大奖埋下了伏笔。
1957年,学院成立了四川农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校科研工作。同年,刚刚从农学系毕业的荣廷昭留校任教,开始投身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1964年2月,学院成立了四川农学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科学研究工作规划、计划,讨论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鉴定科研成果、指导出版学报等。
为了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研究工作,学院先后建立了“水稻研究室”“小麦发育形态研究室”“山地农业研究室”。
同时,根据国家科学研究规划,两度调整了研究课题,加强了对作物、家畜优良品种选育研究。
可以说,当时的川农先辈们虽几乎从零起步,却充满斗志,在雅安这片热土播撒下一粒又一粒希望的种子。
“当新的四川农学院正向着进一步充实繁荣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我愿尽我所能的力量,同院内全体同志一起,为它的远大前途而奋斗!”
正是在这样的激情奋斗下,60年代初期,学院便诞生了一系列成果,不仅培育出适应当时生产条件的一批优良品种、杂交组合,还在省内外进行了推广,其中,水稻实验室有川大粳稻、跃进二、三、四号四个品种,小麦实验室有竹叶青、雅安早等三个品种,数量遗传实验室有玉米双交一号、双交三号、双交五号、双交七号、矮三交、矮双苞等6个杂交组合。在畜禽方面繁殖推广的有巴南猪、成都白鸡等,它们均在生产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受到群众的欢迎。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多次组织师生对植物资源、土壤状况、农牧业生产特点等进行了专题研究,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标本、资料,为科研工作联系实际提供了资料依据。
硕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
正当学校科研工作欣欣向荣之际,1966年,“文革”开始了。全校教职工发扬“川农大精神”,坚守岗位,顶着风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坚持进行着教学与科学研究。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杨俊良在接受本校记者采访时曾回忆,她跟先生颜济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从未间断科研工作,早在60年代前后,小麦室即开始了高产、抗病、早熟、矮杆优良新品种的选育,“繁六”“繁七”及其姐妹系,就是在“文革”期间选育而成。并且,随着1969年小麦优良品种与优异种质资源“繁六”的问世,四川麦区结束了长期依靠国外引进品种的历史,第一次达到了小麦亩产千斤的高产记录,该品种也成为了70年代当地主栽品种,推广面积达四川麦区50%以上,使四川小麦平均亩产从不到百斤提高到亩产150公斤。
水稻室周开达、李实贲等一批专家力排干扰,也继续开展着水稻育种研究。从1969年“冈比亚卡”、Dissi D52/37与我国早籼矮南特号杂交F4代开始,持续进行了冈型、D型杂交稻的选育工作,与此同时进行的D型杂交稻选育,也积累了相当的成果。
在玉米品种选育方面,主要是对原有品种“矮双苞”进行提纯,推广种植后,反映良好。
1978年以后,学校先后恢复和设置了动物营养、小麦、水稻三个研究所和家禽、数量遗传育种、养羊、猪遗传育种、植物组织培养5个研究室,并承担了多项国家及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
1980年,刚恢复工作的荣廷昭找到当时农学系副主任李实贲教授,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进行玉米育种研究的工作。李实贲教授听后非常高兴,当即便从自己承担的一个农业部的课题中为数不多的经费里拿出一些经费给了他。看到李实贲教授在这种情况下还如此支持自己做科学研究,荣廷昭感慨万千。有了这笔钱作为起步经费,荣廷昭卯足了劲,加班加点地进行研究,最初的实验田地就是在濆江桥旁边的一小块农田。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他便在玉米育种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先后选育了川单8号、川农三交2号、川单9号以及后来的川单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等“川单系列”新品种,其后,荣廷昭凭借《玉米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新自交系48-2和S37》(1996)与《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2008)两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据统计,从1978年恢复科技成果评奖制度至1985年,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223项,获奖173项,其中获国家、省部级各种科技成果奖51项,在全省60所普通高校中名列前茅,为我校申报“211工程”建设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5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自此翻开历史新篇章。就在同一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学校积极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基本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提出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同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的道路,注意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广泛争取科研课题。
趁着这股科研的东风,扎根雨城的川农人盼来了开花结果,盼到了枝繁叶茂。
1988年,由周开达主持完成“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是我校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大奖。冈•D型杂交稻的种植推广,促进杂交水稻种质资源多样化,使杂交水稻合理布局有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为杂交水稻向高海拔地带与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延伸创造了条件。对保证我国、特别是四川杂交水稻生产的稳定持续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
曾任我校水稻研究所三系研究室主任黎汉云在接受《口述历史》采访时回忆到:“课题内的成员(含工人),在文革武斗及一年搞三季等期间,埋头苦干,不惜辛劳。回忆当初,我们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出了成果,名利双收的想法。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育成杂交稻,使农民增产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同年,由黎汉云主持完成的《杂交水稻D63》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我校获得的第一个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最高奖。
1990年,由颜济教授主持完成的《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其姊妹系》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不仅如此,2000年,由颜济教授主持完成的《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更令川农人振奋的是,在2000年与2003年,周开达、荣廷昭先后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朵又一朵绚烂的科研之花在地处川西平原边缘的雨城竞相绽放!
丰收:实现科研成果与人才双高产
为了把科研“基因”注入更多老师的思想血脉,学校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摆到重要位置,没有现成路可走,一切就从头探索。20世纪90年代,为支撑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学校本着“竞争、流动、开放”以及“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传统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理论研究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原则,依托优势学科,通过调整、整合、培育等方式,设立了一批研究型实验室及研究中心,为支撑科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5年至2009年间,学校共获国家级奖项23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获奖39项。
2009年4月1日,《双支计划》(即“‘211工程’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技支持计划”)横空出世,首次实施便产生巨大影响。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内在学术追求在外力的推动下,被逐步建立和激发出来。
从“211工程”双支计划到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十载光阴,见证了一颗又一颗学术新星的诞生与闪耀。通过差额评审、滚动支持、限额补差、长期资助及成果后补助奖励的系列政策,学校构建和完善了一整套保障、激励、竞争与考评等机制,为进一步打破发展瓶颈、释放创新潜能,推动学校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强力推动我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突破。
双支计划实施以来,学校科研资助经费逐年增长,从2009年的近1200万元增至2018年的近5000万元,增长3.1倍,年均增长率15.25%。2019年预估资助4864.5万元。
据统计,通过双支计划,先后有1507人获得各类资助,其中获得层次和后补助资助865人,仅获得后补资助171人,双支团队人员人均后补助从2009年2.5万元增长2018年的4.1万元,而且人均获得的纵向科研经费也从2009年的38.4万元增至2018年的43.2万元,占总经费的70%以上。十年间,双支计划资助经费已达29669.26万元,并体现出资助经费逐年增长、层次资助占总资助经费比例最高、收录论文后补资助最多、资助受益面广、40岁及以下教师受益最大等五大特点。
在双支计划的“助燃”下,教师们的科研热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温”状态。
2009年,刚刚29岁的动科学院教师李明洲主持的《利用高通量基因组技术寻找特异性调控猪肌内脂肪沉积的miRNA及其靶mRNA》课题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猪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仅仅1年后,以他为第一作者、李学伟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成功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影响因子达35.2,创下当时我校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之最。
2017年6月29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布了我校为通讯单位、水稻所陈学伟教授为通讯作者,李伟滔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我校水稻所尹俊杰博士、硕士研究生杨超和冉莉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该杂志2016年SCI收录影响因子达30.41。该文实现了我校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在CELL主刊发表论文的零突破。
2018年9月7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我校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水稻转录因子IPA1促进高产并提高免疫》,论文第一作者王静于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毕业,毕业后入职我校水稻研究所,加入陈学伟团队。这是陈学伟团队继去年在CELL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水稻理想株型建成的关键基因IPA1在水稻稻瘟病抗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了IPA1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稻瘟病抗性分子作用机制,为培育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应用途径。该论文的发表实现了我校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零的突破,影响因子(2017年)达41.058。
在这场体制改革中,双支计划成为了一个重要指挥棒,对科研工作发挥了战略引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术人才--研究团队--科研项目--科技成果一体化发展。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一层次荣廷昭院士和二层次领军人物为龙头,以中青年拔尖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森林”在川农这片科研沃土拔地而起!
两项国家科技奖成果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副校长陈代文教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人、动物医学院院长程安春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主持人、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秋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副校长吴德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主持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水稻所副所长李仕贵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CELL和SCIENCE论文通讯作者、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筹)主任陈学伟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跨世纪青年科技学术带头人、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李学伟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明洲教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荣誉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教授,SCIENCE第一作者王静教授,CELL第一作者李伟滔教授……
可以说,双支计划不仅卓有成效地助推了一批学术型教师在对科学前沿探索和实践中脱颖而出,而且层次资助日益成为校内学术人才分类评价、反映个人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彰显出科研成就学者,学者支撑学科,学科提升学校的崭新格局,引发了校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
通过双支计划,我校科技项目经费持续增长,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不断跃上新台阶,国家基金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激励了科技成果产出量质齐升,收录论文数量逐年攀升,质量持续提高,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专利技术成果稳定增长,国家级科技奖励取得新佳绩。十年间,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59项,国家级科技奖励11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44项,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奖励6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23项。共获授权专利6502件、审定新品种(品系)287个,主推技术41项。
以上罗列的不只是一个又一个简单的数据,它们代表着学校在过去七十载间一次又一次进步,一次又一次发展,一次又一次跨越,一次又一次丰收!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学校还将继续在这片沃土中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勇敢奋斗、纵享收获。让这一片丰收的喜悦乘着新时代的东风,穿过山,飘过海,传遍神州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