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学校精心谋划近一年的2019国际化办学推进大会在成都校区召开,会场氛围十分热烈,36位中层单位负责人代表和师生代表纷纷发言,共同立足国际化办学的新理念,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促进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高手们”纷纷过招,为大会掀起了一次次高潮。
校党委书记庄天慧对大家谈成绩、讲体会,找差距、提举措给予肯定。校长郑有良对一些教师发言给予充分认可,认为讲出了院长、院党委书记应要思考的内容。副校长陈代文用“重头戏”来形容参会代表发言环节。本网摘取一部分代表发言,将真知灼见分享给广大师生。
小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际睿教授谈到,小麦研究所建所35年来,也是不断国际化的35年。上世纪80年代,颜济教授主持联合国项目,与加拿大、日本、瑞典、丹麦等国家科学家合作,在学校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专一属种标本室,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此基础上,研究所通过与国际同行交流互访、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所除继续保持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外,将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科研合作。研究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交流发展空间很大,东南亚国家多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特别是以泰国、越南、巴基斯坦为代表的水稻、小麦生产大国都将是我们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合作的重要伙伴。
“开阔国际视野,增强交流能力,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国际影响。动物营养所所长余冰教授介绍了研究所长期坚持、传承和弘扬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和取得的成就。一个个案例无不彰显着营养研究所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悠久历史和长足发展。她谈到,研究所国际化办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留学生数量偏少、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太少等。面对新的契机与挑战,动物营养研究所全体师生将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在遵守法律法规、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努力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速度与质量,为一流学科建设插上国际化腾飞的翅膀。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沈倩岭教授表示,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协作很重要,要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形成有中国特色、院校特征的教学教育方法。要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弘扬好中国文化。
“申报联合办学项目”、“全英文课程建设”、“跨学科跨专业合作”是2018年校级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先进个人、风景园林学院郭丽博士希望加强的三项工作重点。
农学院王强教授结合自身留学经历,提出两个建议:一、留学生招生要更加规范和严格。建议成立以学科或学院牵头的评审组,对申请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术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其水平至少应与国内学生持平,且在汉语水平上有一定要求。二、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要更加规范严格。当前3年培养时间,对于博士生而言太短,导师在学生培养上存在很大压力。建议对3年内未达到毕业要求但尚有获得创新成果潜力的留学生,给予延长奖学金和签证时间的政策支持,使留学生培养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取得良好的质量。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环节上,应该将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统一标准,完善退出机制,适当的不通过率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也能增加学校的学术声誉。
境外留学1年以上教师代表、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教授立足研究所的工作实际谈到,研究所的科研团队与越南、老挝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境外开展品种试验和推广。研究所在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资源技术的引进和人员间的学术交流往来变得越发困难;在相关领域的美国公司进行的测试或试剂成本大幅增加;与美国科研单位在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而出现的极其偏颇的评判;来校留学生教育背景和科研能力与团队整体水平有明显的差距,难以迅速融合等问题。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真切地体会到国家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其中道路的曲折和不断面临的挑战,唯有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勇于技术创新。
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各留学1年的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李地艳教授谈到,在国际化办学的推动下,大家要走向更好的平台,走向世界一流顶尖大学,学习先进的办学教育理念和科研理念,回国后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建议提高外国留学研究生数量,改进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条件,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让他们回国之后具有核心竞争力。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设管理系主任甘露副教授从科研、教学、国际交流3个方面分享了工作想法。第一,借鉴发展,推动科研发展。让教师通过在国际知名学术机构从事科研和学习,汲取前沿知识技术,借鉴国外规范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对提升自身研究水平意义重大。第二,融合相长,促进教学提升。出国访学交流,让教师亲身感受国外高等教育体制、文化和教学理念,通过走进名校的专业课堂与国外师生交流,更好地了解相关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助教等管理细节,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第三,沟通渠道,拓展国际交流。出国访学,教师们应力争做好学校对外宣传的排队兵,让更多的国外高校、教师、学生了解中国高校状况,特别是学校的发展理念和优势。回国以后,教师们更要担当起沟通的桥梁,力促在科研合作、教师互访、学生深造等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迎头赶上 从容思变
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沈飞教授从国家政策、学校发展、教师研究体系3个层面分析,认为推进国际化办学正当时。他谈到,一、应该强化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人员往来,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学术融合和交往,构建学术共同体,提升学校在“一带一路”区域中的学术地位和作用;二、应该瞄准发达国家学术与科技发展动态,保持迎头赶上、弯道超车的意识,提升科学研究在国际科技体系中的学术影响力,助力我校一流学科建设;三、面对文化差异,应以更加开放、尊重和包容的心态去了解留学生所在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通过积极的交流发掘文化融合点,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误解甚至文化休克;四、面对语言沟通,不仅要强化留学生自我日常听说交流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对英语思维能力、科技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实现课题的推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五、面对教育和科研背景的差异,要及时有针对性地引导留学生开展知识补充、技能训练尤为关键,充分发挥国内研究生“桥接”功能,帮助留学生快速融入课题组的研究体系和团队文化。六、作为导师,需加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我国法律法规的敬畏、对我校校规校纪的遵守,让留学生能在理解尊重中增进友谊,在平等互利中协作发展,在友好和谐中成长成才。
原剑桥大学研究员、学校特聘外籍专家杨明耀教授认为,近两年,学校在招收留学生数量上每年近百人,建议在此基础上重视提高学生质量。
法国籍教师皮埃尔,在我校工作了14载,主要承担英语和法语教学任务。他在雅安结婚生子,妻子是我校动科院的一名毕业生。他希望更多外籍教师来川农工作,将有机会遇到最优秀、最聪明、也许也是最好奇的学生,将有机会与一些最牛的教授一起工作、合作和交流,还会遇到职业生涯中最善良、最有帮助的同事。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生代表,动物营养所博士研究生宋燕同学谈到,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专项经费,积极与多所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办学,从项目协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不断扩大学术交流,打通学生出国留学、实习渠道,实现校际“互惠共赢”的长效资源共享及合作科研。为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出国学习项目,学校对获准国家资助出国的在籍学生出国期间一律照发奖学金、助学金;对选派出国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在籍学生,学校承担国际旅费或会议费,并按国家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对参加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的学生,根据成绩,资助部分或全部考试报名费用。学校邀请海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教授来校讲课、做学术报告,让很多同学不出校门,就能享受到国际前沿课程和资源。学校针对有志于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设立了“留学川农”专项计划,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校学习。
来自老挝的留学生刘萨文同学介绍,自己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的好政策成功来到土木工程学院学习。他谈到,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予他极大的关怀和帮助。他用“有爱”两个字来形容在川农的半年时光,真切地感受到了川农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到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去年回家前,他收到了学校的一份特别礼物——川农110周年纪念品。同学们更是把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彰显得淋漓尽致,带他去体育馆的羽毛球场挥洒青春的汗水,约他去青城山感受地方文化,邀请他去家里品尝地道的川菜,一起在都江堰看被雪染白的校园。他彻底融入了川农这个大家庭,跟同学们畅通无阻地进行文化交流、学术探讨,去银杏食堂,即使他不说什么,阿姨也知道他要吃什么,他用“巴适得很”来形容留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