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科“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举行

2019-01-06 10:38:47作者: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盘点成绩话收获  砥砺奋进再出发

作物学科“双一流”建设推进会举行

1月5日下午,作物学科“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在西双版纳玉米南繁基地举行,校长郑有良,荣廷昭院士,副校长杨文钰,与农学院、水稻所、小麦所、玉米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负责人齐聚一堂,盘点成绩、共话收获,分析差距、寻找措施,凝聚共识、整装出发,以此促进作物学科更好更快发展、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恰逢当天是荣廷昭院士的生日,此次会议也成为全体作物学科人员用一年奋斗的成绩为荣院士献上的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校友、荣院士学生、省农科院院长牟锦毅、四川省种子站杨元明、重庆市农科院玉米所所长杨华、省农科院作物所党委书记杨俊品等作为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杨文钰主持。

农学院院长黄玉碧从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研平台建设、一流科研成果四个方面全面汇报了作物学科2018年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生院院长周永红介绍了学科建设的内涵,基于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分析了我校作物学科的现状,并提出了作物学建设一流学科的一些思考。

沉甸甸的成绩诠释奋斗的力量

2018年,作物学科在学校领导下,一如既往,坚守“兴天下之农事”的信念,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凝聚“心系三农、学术至上,勤力稼穑、润泽四方”的学科价值取向,在学科平台、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在人才培养上,学科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比例达到0.85,其中留学生达到21人。16名博士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国外知名高校(研究所)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3篇博士毕业论文、6篇硕士毕业论文获评校优。

在科研成果上更是取得耀眼成绩,发表SCI论文175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实现学术顶级期刊Science的突破,也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Autophagy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18年成功获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基金11项;获省级科技成果8项。选育新品种28个,其中国审14个。申请国际发明专利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新品种权)20个。

在社会服务上,新建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2个、产研研究院1个,转化科技成果6项;形成省部级主推技术10项,新增经济效益近100亿元。

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筹建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500平米种质资源库和2000平米日光型温室及人工气候室。

在国际交流合作上,2018年作物学成功获批教育部“111”引智基地,承办了第十九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和第九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有效促进了交流合作。

聚众人智慧共谋未来发展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作物学档次为B+,位列中国农大、南京农大、浙江大学、华中农大之后,与山东农大、湖南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列第五。从评估指标体系的数据来看,我校作物学在师资队伍、在校生培养质量等方面优势较明显,而在支撑平台、科研项目、毕业生质量等方面稍显不足。

一院三所和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为学科取得的成绩而自豪,他们表示将团结一心,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投入到学科建设中,为学科添砖加瓦。

各位嘉宾也纷纷发言,为作物学科如何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积极献计献策,他们建议作物学科传承优良文化传统,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牟锦毅在发言中,首先感恩学校和荣老师对自己的培养。他盛赞学校近年来发展势头好、社会知名度高,尤其是近十年的发展,堪称“黄金十年”。他说,作物学科有大品牌,进入了国家“双一流”,有大师带,以荣廷昭院士为代表的学术大师带领团队,实现了资源、人才大聚集,从而产生了大成效。他希望,省农科院与我校作物学科进一步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擦亮四川农业的金字招牌。

正是本着为学科铺平道路的宗旨,当天上午,郑有良一行赴玉米所橄榄坝基地进行了考察。郑有良表示,自己一直高度重视基地建设,没有基地就不可能出大成果,他希望加快橄榄坝基地建设进度,早日建成配套建筑。同时,他希望与农科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水稻所海南南繁基地建设。

份特别的生日祝福

郑有良表示,荣院士在作物学学科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92年6月担任农学系系主任后,领导学科一步步走来,在作物学学术和管理方面做出了双重贡献,今天作物学人齐聚一堂,以作物学科“双一流”建设推进会这种特别的方式对荣院士的生日表示深深的祝福。

郑有良说,自己在2012年研究生工作会上,首次提出学科为纲、抓岗治校的理念,以此强调学科建设在高水平大学中的决定性作用。随后,将学科建设落脚到学生、学术、学者三个方面,由三者来支撑高水平学科建设,最终完善形成了“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

他回顾了作物学一路走来的历程,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到1986年被批准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发展到今天,一直保持稳中有进。他说,横向比,尽管有些差距有一些问题,但也在一个一个的突破。十年前,水稻所提出要在CNS三大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当时觉得不可能,现在却实现了CS两大突破,也说明实现突破确实需要时间。

郑有良希望一院三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处级干部多了解学科,不能只知道自己,只讲自己,人人都要当好学科宣传员。最后,他代表学校对奋战在玉米所南繁基地一线的所有师生员工表示慰问。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慰心怀

荣廷昭院士以感谢、感激、感恩为主题,做了饱含深情的讲话。

他感谢、感激、感恩共产党、人民政府、广大群众对个人的培养。他回忆了自己“没有幸福的童年”。解放前,上学时一定是全校最后一个报到的,因为没有钱交学费,靠族人的帮助才得以上学。一解放真的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在学校读书吃饭不发愁。1953年江津农校推荐10个人参加高考,他获得了这宝贵的机会,顺利考上了四川大学。自己根本没有想过能上大学,所以,没有党、没有人民政府、没有广大群众,就没有他的今天。

他感谢、感激、感恩一路走来遇到的太多好领导、好老师。他举了几个例子,在川大学习时,辅导员刘守恒老师对他们关怀备至,对全班同学情况了如指掌,委派他负责新生班团工作,教会他很多道理。学习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好老师,进校的摸底考试,化学考了2分,只认识氧的元素符号,因为化学、物理等中学完全没有学过,全靠大学老师耐心的培养教育。工作后遇到李实蕡老师,拨出自己课题的钱支持他搞科研。

他感谢、感激、感恩一起工作奋斗的同时期同事以及后来的年轻一代,感谢大家为作物学做的贡献,感谢学校对作物学的支持,他说,作为作物学几十年的建设者、经历者和见证者,看到川农大的新一代能与时俱进、砥砺前行推动学科更好更快发展,倍感欣慰。

当天上午,郑有良、杨文钰、牟锦毅等还赴荣院士家中看望慰问了荣廷昭院士及夫人何长禄,为二老送去生日祝福和新春祝福。

考察基地

校长郑有良讲话

 荣廷昭院士讲话

副校长杨文钰讲话

省农科院院长牟锦毅讲话

看望荣廷昭院士

看望荣廷昭院士

历届农学院院长合影

荣廷昭院士与他的学生合影

参会人员合影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冯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王西瑶:言传身教助振兴,走出“薯”光之路
    【优秀教师标兵
  •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川省科学技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