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明天不再饥饿
水稻所隆重举行迁温江20周年庆典活动
1月12日,水稻所迁温江20周年庆典座谈会举行。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省农业厅、省教育厅、省农科院、省内部分农科院所、部分企业代表等20余家单位有关领导受邀出席。
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副校长张强等校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水稻所师生代表、退休教职工代表,成都校区班子部分成员、校区中层单位领导共100余人参加。座谈会由水稻所党总支书记吴先军主持。
邓良基:尽最大努力为水稻所发展提供条件
邓良基在讲话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的四个工作方向:以人才培养为立校之本,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路,不断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以社会服务为兴校之策,不断推进新农村体系建设;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荣校之魂,用“川农大精神”作为育人的灵魂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他谈到,2011年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科技项目成果增长了近40%,创社会效益近70亿;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有新提升,在原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上再增加7个;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师生论文发表等有新突破,2011年教师节奖励大会上学校发放奖金额度在原计划200多万基础上增加到600多万。
邓良基向与会嘉宾介绍学校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三件事情:坚定不移地推进一校三区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推进成都校区建设,坚定不移地改善教职工民生。
邓良基最后说,水稻所迁温江20年来不断传承弘扬老一辈精神,艰苦创业、继往开来、发展很好,学校今后将继续尽最大努力为水稻所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郑有良:水稻所是川农大一张闪光的名片
郑有良在讲话中说,学校领导非常看重今天这个会,水稻所是学校的一块金字招牌,是川农大一张闪光的名片,在学校创造了很多第一:获得第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产生第一个院士,获得第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第一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这些对川农大品牌的提升有巨大贡献,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上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郑有良认为,水稻所闪光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产生了三位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贡献奖的专家——周开达、黎汉云和李仕贵;比如产生了两位我校校长——杨开渠和孙晓辉。
郑有良进一步指出,水稻所迁温江是异常艰苦但快乐着,而1956年学校从成都迁雅安却是艰难并痛苦着,但是,两相比较有一点是相同的,两者都是艰苦创业的过程,都是条件异常困难的过程。水稻所迁温江20年的发展,本身就是有文化内涵的,本身就是“川农大精神”的组成部分,本身就是文化既传承又创新的典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挖掘。
他最后强调了感恩和奋进。他说,水稻所能够迁到温江,是由于有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水稻所能发展得不错,是由于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今天,条件更好了,水稻所应该发展得更好,也只有这样,才能回报各界的关爱。
与会代表话庆典:水稻所明天会更好
荣廷昭高度评价水稻所,祝贺庆典圆满举行。他说,水稻所之所以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周开达院士功不可没。对于水稻所能持续发展,他认为,取决于有好的带头人、好的团队和创新思维,这三点很值得我校其他研究所好好学习,并寄语水稻所能发展更好。
水稻所所长李平回顾和介绍了水稻所的发展及迁温江后20年来奋斗历程。他说,水稻所建立75年来,历经杨开渠、李实贲、周开达等前辈艰苦创业,特别是迁温江20年来,经过新老两代人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在岗教职工88人,退休教职工50人。在岗教职工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设有水稻遗传、杂交优势利用、生物技术、品种改良水稻病理等10个研究室。
李平说,水稻所在科学研究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2人获四川省首届科技重奖,3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何梁何利科技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陈放在讲话中认为,我校水稻所同全国甚至国外同类研究所比较,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和传统,一定能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更大成绩,并愉快地回忆了20世纪80年代和水稻所老专家老教授们接触的诸多细节。
周开达院士的夫人李仁恕发言谈到,水稻所迁温江20年的庆典,她感到既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周开达老师曾经领衔的水稻所和他的学生们都发展得很好,遗憾的是周开达老师病倒多年,但她相信,周开达老师的学生们一定能把老师的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退休老领导孙晓辉、任正隆,参会单位代表省农业厅、省教育厅、省农科院等单位代表纷纷发言,庆贺水稻所温江20周年庆典,祝福水稻所明天会更好。
当晚,水稻所在成都校区举行了精彩的文娱晚会,把庆典活动推向高潮。
据悉,水稻所自10月份以来通过系列主题座谈会、老教师老领导访谈、图片展、学术讲座等形式总结、回顾和庆祝水稻所迁温江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