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中的农场

2013-04-22 21:55:15作者:杨雯 龙泓宇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虽然余震不断,但学校不少师生的仍然克服万难,坚持奋战在科研、学习的第一线。地震又一次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川农大精神”中的“敬业”、“拼搏”和“艰苦奋斗”。
  麦地
  4月22日中午11:30,在雅安校本部农场一片青青黄黄齐腰的麦地里,正站着生命理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室主任张怀渝老师和10名研究生。不像普通的一把一把收割,他们正将小麦一株一株拔起来,挂上标签,写上编号,做好登记。
  “小麦熟了嘛,不收下雨就要烂在地里了。”研究生钱鹏说。
  “像我们搞小麦的,这段时间都在地里。”看着卖力劳动的学生,张怀渝说其实她心里很过意不去:“因为余震不断,大家晚上没休息好,白天还要劳动。”
  “这些都是研究材料啊,如果烂在地里,几年的心血就没有了。”张怀渝带着研究生们做的这个课题项目已经坚持了六七年,积累起来的材料没了会是相当严重的损失。5亩地,3000多株样本,收集需要花费他们大约一周的时间,之后还要做烘烤和手搓脱粒。
  猪舍
  沿着麦场一直往下走到底,就到了农场最热闹的动物营养研究所的猪舍。透过一扇猪舍半开的门,能看到还在给实验猪仔测量体温的研究生李德龙。
  “地震那么严重,猪对刺激的应激程度又比较强,地震当天中午猪仔的采食量掉了一半,不过通过在饲料里添加维生素,这两天情况已经逐渐恢复正常。”李德龙介绍到,“我的实验本来定在这个月末开始,现在肯定要推迟。实验没做完也没心思考虑其他。”
  “我们做动物实验的都没办法,实验一开始就必须坚持完。无论你有什么事都得随时照管着这边,不然让这些动物怎么办?”同样继续实验的研一学生车龙说。他从去年9月跟着老师吴德做有关母猪能量的实验,实验耗时一年,整个实验喂养了近80头母猪。许多母猪的肚子里都还怀着猪宝宝,要是现在放弃,损失非常大。
  “我们也很感动,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同学仍坚持做试验,”动物营养所副所长余冰老师说道,“我们老师也将竭力保障同学们的安全。”
\\\\\\\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校级领导班子2023年度考核获评优秀
    校级领导班子20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冯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王西瑶:言传身教助振兴,走出“薯”光之路
    【优秀教师标兵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