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八十五岁的屠呦呦教授折桂诺奖的消息传来之时,媒体纷纷将这位殊荣暮至的传奇女性称为“三无教授”(意指屠本人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而在铺天盖地的相关报道中细细了解和认识其人生经历、科研历程和社会贡献之后,却不由让人联想起开学初校长郑有良向全校师生所倡导的“人品、作品和产品”的“三品”论。我相信,细品“三无教授”屠呦呦的成功,必定能给予我们以更多的“三品”启示。
据人民网和科学网等媒体报道,屠呦呦为人不善交际,性欠圆融,“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时,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对于她贡献卓越但却无缘院士这一点,不少报道评论均认为很难排除这一层因素。“令人心酸的是,她为人类作出这么大的贡献,所得到的最高奖励是1979年国家发明奖中的一个二等奖,奖金5000元,分到她手中的只有200元。她的发明让很多企业赚得脑满肠肥,而她自己的科研经费有时都没着落。屠呦呦不是没有委屈,但委屈归委屈,她科研的脚步一天也没停止。”(摘自《青蒿素发现始末》)郑有良校长在论述“三品”时曾谈到,人品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至关重要,位列“三品”之首。作为科研工作者,正是屠呦呦在人品上的不媚上,不唯书,不言放弃,最终功不唐捐,于她而言,公正虽一时迟到,但却并未缺席。
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科研工作也难免俗,当所谓的专利、论文满天飞舞之时,屠呦呦一生的主要作品却聚焦在一株青蒿之上,而正是这一株济世救民的青蒿却为其夺得了科学界的巅峰桂冠。我想,这株青蒿或许能成为一剂清热解毒良药,帮助今天国内不少患上高热症的科研领域冷静反思到底自己到底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作品观”。平心而论,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作品数量固然必要,但绝不能唯数量论,以精品标准要求每一份作品,数量与质量并举并张方是王道。对于川农人而言,我们必须将精品意识融入自身的“作品观”,在力求精品的各类作品创作过程中,如郑有良所言,一方面,学校及其下属教学科研单位应“尽力营造和改善有助于创作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具有创作能力的师生都应该进一步挖掘最大潜力,集中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各类作品的创作中去”。另一方面,我们在目标设计上必须做到“一手抓作品数量,一手抓作品质量,力争创作出更多更优的精品作品”。
屠呦呦之所以获奖,是源于青蒿素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民众生命,她的科研发现转化为产品后提供了巨大的社会福祉。但她在文革中曾因海外关系被造反派禁止工作,她“发明了青蒿素,却因特殊年代缺乏专利意识,外加资料不慎外泄,导致海外许多部门都掌握了相关技术材料,谁都抢着和外商合作,唯独没有她的事。”(摘自《青蒿素发现始末》)诚然,特殊年代的教训具有时代烙印,但即便是在今天,如何大力保护和促进产品研发者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仍然是确保科研产品持续有效供给的重大课题。须知任何大时代和大环境都无法完全细分并兼顾不同科研工作者的具体偏好和特殊性,对于高校而言,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发挥学校自身及其下属科研单位在中微观层面的作用,更好地利用制度杠杆和政策效应来激励与保护科研工作者。目前,对于川农大而言,破解这一课题的大方向已然明确,那就是树立郑有良所倡导的“产品意识”,并为此“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各教学科研单位针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不足,发挥好应有的补充和调节作用。团队和课题负责人要注意考虑在产品研发的漫长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者的名利问题,克服急功近利心态,对产品研发失败者给予包容和保护,更好地构建和谐,激发动力,持续推进产品研发,推动更多更优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产生。”
屠呦呦虽是“三无教授”,但更是人品、作品和产品兼具兼修的“三品教授”。她最终能锻造出自己的青蒿素品牌,也打出了一张中华文明贡献于世界的响亮品牌,人品硬,作品精,产品优,无疑是其制胜的关键法门,而这也正是一切修身求学经世的至理和通理。试问,在川农大历史上,哪一位先贤大家不是人品过硬之辈?他们共同塑造的人品叫做“川农大精神”;哪一次科研大奖不是数十年磨一剑?精品标准的诸多作品书写了川农大的精彩;哪一项产品不是彰显“造福社会”校训?川农大有70%左右的获奖成果都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达到800多亿元。而未来的川农大品牌,也必定要靠每一位川农人的人品、作品和产品来共同铸造。
改撰南怀瑾先生一联,汇“三品”为做人求学之道,“人品为骨,作品为里,产品为表,大度看世界;养气在心,育才在身,习技在手,从容过生活。
以此与师生诸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