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五年变化】大步走出去 高端引进来

2016-03-08 11:11:46作者:龙泓宇 来源:宣传统战部 点击数:

  

    
   编者按:2010到2015,5年的思想解放,赢来一种胸怀; 5年的改革创新,筑炼一种气质; 5年的砥砺奋进,弘扬一种精神;5年的力量凝聚,塑造一种精彩;5年紧扣民生脉搏,师生员工生发一种新的幸福……本网特别推出“我看五年变化”系列专题报道,聆听各项事业铿锵发展的脚步声。

……………………………………………………………………………………………………

  自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秉承“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办学理念,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推进学校改革发展;面向未来,确定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目标,在将世界高水平学府的人才、师资、科研项目和生产技术“引进来”的同时,也积极地将自身的优势学科和优秀师生“送出去”,开创了特色鲜明的国际交流工作!

  展农业优势 引宾客来访

  2013年6月10-13日,第七届国际小麦族学术会议在我校成都校区隆重召开,来自美、德、英、法、日等14个国家的1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小麦族的研究和利用的进展与经验。这是国际小麦组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

  会议的开幕式上,小麦系统学国际泰斗颜济教授介绍了我校小麦研究所在小麦族研究中取得的显著成绩,而这些成绩正是国际小麦族学术会议四年前选择在我校召开的重要原因。

  “别的学府和研究机构前来跟你交流,肯定都是选目前最强势的方面来交流,作为我校优势的农业科技类学科在外事交流中自然是‘排头兵’!”国家交流合作处处长张小平在谈到我校外事工作特色时谈到。

  5年来,依托农业科技这一基本,我校外事交流渠道不断拓展,先后接待了欧洲理事会主席一行、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副议长格哈德•帕普克带领的德国北威州议会团、印第安纳州副州长苏·阿尔斯普曼率领的州政府及企业代表团、德国北威州议会国务秘书Horst Becker先生一行、美国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市市长、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代表团等50多个重要政要代表团;共有945人次外宾来校访问、交流与合作,其中641人次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和合作研究,举办学术报告近300余场,内容涉及理工农商各方面;82人次外专(外教)来校进行语言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举办10次国际(涉外)学术会议;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芬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36项合作协议;四川农业大学水稻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获批住成立,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国-孟加拉国水稻联合研究中心和德国研究中心也相继成立……这一系列的数字都标志着我校农业科技水平受国际认可,国际化程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搭建引智平台 辐射作用显现

  除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化合作,我校还通过国家外专局等渠道,积极与国外大学、科研院所和国际公司开展合作,为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农业大学”搭建高端引智平台。5年来,共获得外专局引智项目29项,129.5万元资助,其余渠道近90个合作项目,2千多万元科研经费。

  在这些项目当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由我校为主持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为合作单位,我校玉米所卢艳丽研究员为主持人的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玉米耐旱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利用”。这是我校在自然基金领域的一个新的开拓,更是近8年来唯一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的国际合作研究类项目。该项目旨在全基因组水平发掘玉米耐旱重要候选基因和等位变异,揭示耐旱基因的遗传调控机制,创制耐旱玉米新种质,共获资助经费289万元。

  依托引智平台,学校已形成了以国家公派为主,单位公派、合作科研、校际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派出格局。2009年以来,共派出教师355人,其中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西部项目28人、青骨项目50人、面上项目11人,参加国际会议及学术交流266人。

  回国留学教师业已成为我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的中坚力量。回国人员或由回国人员所带领的团队主持和参与了“973计划”项目13项,“863计划”项目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196项;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125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1人获得“长江学者”。

  在教育部为支持留学归国青年教师而设立的春晖计划中,我校也抓住机遇,积极申报,五年间,我校共获得批准24个项目,其中19个项目已经结题,完成预期目标,成果显著,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研究生40余人。

  精心组织细谋划 出国留学成热潮

  对于一所迈向一流大学的高校而言,为学生提供国际优质教育,特别是外派学子的数量和接受学生的高校或研究机构水平是学校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五年间,我校共派出269人赴境外研修学习和实习,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了川农学子的身影。

  自2008年获批加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来,我校结合学科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严格遴选程序,坚持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导师”为衡量标准,共派出研究生268人;从选派学校情况看,142名研究生进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86名研究生进入国际排名前200名的高校,40名研究生进入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农业部等世界知名研究机构。从选派国别情况看,98%以上的选派学生去往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与科技文化发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研究生留学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收录论文9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0。入选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占学校总篇数的78%;入选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6篇,占学校总篇数的79%。

  “我校的学子竞争力是足够的,但有的因为信心不够,没有申报,或是申报资料填写错误等各种原因而错失了出国深造的机会。”谈到未能成功出国的同学们时,研究生院的黄成毅老师惋惜不已。也正因此,我校近年来精心组织,大力宣传,通过留学经历宣讲会、留学交流QQ群等多种方式鼓励同学们积极申报,并用“三步审核法”对同学们的材料从资格、所选院所以及材料格式内容进行校内汇评和指导修改,力争我校学子不会因为材料问题而错失出国良机。

  “最开始我没信心,根本没想到自己也能出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大学攻读基础兽医的彭念慈回忆起自己申请留学的经历时充满感激,“但老师们一直鼓励我,让我勇敢地去申报,材料也来来回回帮助我改了很多次。并及时解答我关于留学的问题,哪怕是深夜我本来是想发在QQ群询问师兄师姐的小问题。”

  多渠道走出国门 大踏步迈向世界

  外出留学并不是培养学子国际视野、学习世界先进知识和体验异国文化的唯一方式。2014年4月3日和2015年6月30日,两封电子邮件从法国飘洋过海来到了川农,邮件里分别记载着国际经济与贸易2010级学生樊艺婷和经济学专业2011级学生刘宇洁在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ICN)作为交换生求学的点滴生活。“在这里,我能真切地感受到知识就在我身边,机会就在我眼前,世界触手可及。”刘宇洁的感触,也是46名在ICN留学的川农学子共同的心声。

  除了南锡商学院,我校还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学府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我校学子走出国门的途径。而作为我校开设时间最长的中美草坪合作办学项目便是我校中外联合办学的一大亮点,对我校草学培育优质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作为中美草坪的首届学生之一,黄楷同学尚未毕业就被国内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选定,2年后被成都市花样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高达35万年薪聘请担任项目经理,负责项目27洞高尔夫球场建设及设计。而他只是146名项目班学生之一。他们之中还有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继续深造的费比同学,有为高尔夫美国巡回赛工作过,后到我校农学院读研的汤颖子同学,更有如同胡婧一般,在国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任职……项目班同学就业率100%,就业质量高。

  “我已经开始在找工作了,并不觉得就业形势太难,只要你综合素质过硬就没问题。因为许多企业的人才缺口也很大。”放弃了跟随美国导师读研的想法、选择先工作的中美12级学生李思静的正在挑选自己心仪的工作。

  “项目班学生专业技术强,语言能力好,具有中美两校的学士学位证书,部分同学直接在国外继续攻读硕士或就业,综合素质非常过硬。”张小平点出了项目班就业形势良好的原因。

  目前,我校还正与德国比勒菲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意向协议,拟在我校设立中德机构,合作细节正在商谈中。经济学院也在积极与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磋商,争取促成中法学院的设立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川农学子走出学校看世界,我校还开办了赴美实习、香港IBEP等境外实习项目,总人数已经超过200人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陈理豪在结束去年为期3个多月的美国带薪实习后收获颇丰:“通过实习,我不仅可以了解美国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程度,各种先进的制度,还可以开阔眼界,拓展朋友圈,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对我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同样彰显学校国际化程度的还有留学生的质量和数量。五年来,我校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人数从 2010年的4名增加到2015年的41名,人数增加了9倍。学生类别也由进修生扩展到博士、硕士、本科及进修生。在我校老师精心培养下,留学生的研修成效初步显现,2014级南苏丹硕士研究生 Meta Francis Justine在生态林业研究所杨万勤教授和吴福忠教授合作指导下从事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林学主流杂志Forests在线发表了学术论文。

  在留学生的日常管理上,我校倡导将学院管理与留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沙龙和秋游聚会等。在最近一次的“彩虹之夜”中法学生交流会上,扮演中国新郎的Nicolas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过去5年来 ,学校出国(境)交流人员达到1023人次,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既有学校内部的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变化,川农学子以各种形式接触到一流大学、企业的先进理念,川农教师则将我国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触角遍及世界。我校正在形成一条以农业为基础,放眼全球、心系天下,大步走出去、高端引进来的富有中国农业大学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冯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王西瑶:言传身教助振兴,走出“薯”光之路
    【优秀教师标兵
  •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川省科学技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