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五年变化】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助力“三农”健康发展

2016-02-29 09:59:25作者: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来源: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点击数:

  

    编者按:2010到2015,5年的思想解放,赢来一种胸怀; 5年的改革创新,筑炼一种气质; 5年的砥砺奋进,弘扬一种精神;5年的力量凝聚,塑造一种精彩;5年紧扣民生脉搏,师生员工生发一种新的幸福……本网特别推出“我看五年变化”系列专题报道,聆听各项事业铿锵发展的脚步声。

……………………………………………………………………………………………………

  五年来,我校以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契机,以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率、促进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为目标,不断完善科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新模式,搭建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主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和以“农业科技110”为主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凝炼出了公益性农村科技推广服务和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的多种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同时致力于灾后重建、扶贫帮扶等重要工作。

  我校始终坚持主要校领导主抓、分管副校长主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统筹、各院(所)专人负责的管理体制,全面组织、协调与实施“科教兴农”,从而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规模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显著。我校在四川及全国的20多个省(区)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先后推广科技成果700余项(次),获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2个示范培训基地,入选农业部、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34个(次)、主推技术31项(次),获省部级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共324项,科技成果转让和回收2086.07万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488项,合同金额达9472.16万元;近两年申请温江区专利资助656项,获得专利补助122.37万元;推广作物新品种面积3亿多亩、果树优良新品种1.95亿株,畜禽疫病防治达10.4亿只(头),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60亿元;同60个市县区和200余家企业新(续)签合作协议,新建专家大院和博士工作站共80个,选派科技特派员和科技挂职人员共578人次,培训技术人员20余万人次,建立校外合作示范基地160余个。
 

创新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不断为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贡献

  学校以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导向,逐步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途径配合的农业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推广服务模式。

  基地模式——开辟新品种、新技术的窗口:校地合作共建试验示范基地,构建“政府+专家团队+基地+农户”。本着“优势互补、目标管理、平等互惠、通力协作”的原则,坚持“政府、科技人员、农民三结合,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思路,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开展攻克制约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建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集成、组装与示范基地,以基地示范和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2011-2015年期间,学校已先后与全省60多个市、州、县(区)签订了全面或科技合作协议,开展务实合作,共建种子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技术及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基地,果、蔬、茶、经济林木开发,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等试验示范基地160余个。

  校企合作模式——让农业科研直接与生产对接:产学研结合,构建“专家团队+龙头公司+农户(或业主)”。我校先后与四川希望集团、四川隆生集团、湖北金天贸工农有限公司等遍及全国21个省(市、区)的200多家企业(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培训企业科技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转让、科技推广,与企业建立稳定的组织、利益联系机制,促进企业产业发展。

  科技园区带动模式——展示农业科技前沿成果:合作共建农业科技园区。按照“核心区—专业园—辐射带”即“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与地方共建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我校与地方政府已共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以学校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四川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及四川省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56个。

  专家大院模式——直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共建专家大院,构建“专家大院+特色产业基地+农户”科技服务模式。以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为目标,本着“企业主导、专家指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围绕“五技”(即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已先后在雅安、广安、乐山、德阳、成都市等地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专家大院”41个。

  博士工作站模式——让教育过程与生产经营实践高度融合:共建博士工作站,构建“企业+导师+研究生+项目”科技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学校先后在温氏集团、华西希望集团、铁骑力士集团和通威集团等建立了博士工作站39个。企业共提供研究经费3000余万元,学校先后有30余名博士、60余名硕士分别在站内研究和工作。实现了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合作目标。其中周小秋教授主持,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德施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在2014年4月份,第四届通威科技大会上,获得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奖励100万元,周小秋教授也荣获2013年度“通威科技创新基金特别贡献奖”,获得奖金100万元。

  农业经纪人模式——让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开拓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构建“学校+经纪人+农户”的市场培育模式。鼓励学校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在内的科技人员到地方创办公司、到农村或企业搞技术承包或技术入股,大力支持技术转让。通过成立专门的市场化组织,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市场经纪人,壮大面向市场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目前,以学校科技成果为基础,多名教师在川农高科,川单、正红种业等50多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公司)享有技术股份。以技术或品种权转让科技成果100余项。

  专家团队协同服务模式——群策群力全方面服务于农业与农村发展:依托领域专家优势,构建专家团队协同服务模式。通过科技特派员、科技挂职、科技包村、“百名专家兴百村”多种形式,把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植入农村,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截止目前,学校在全省各市(州)、县(市、区)选派了现代畜牧业、粮油产业、特色果蔬产业、林竹业等行业的省、市(区、县)级科技特派员近600名。逐步形成了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科技特派员等不同类型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60余个。

  此外,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智力资源集群优势,通过“暑期‘三下乡’”、“带科技成果下乡,造福一方群众”、“万户农户致富”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尤其是重灾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把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传授给农村劳动者。
 

搭建科技推广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自农发院成立以来,完成技术合同登记488项,合同金额达9472.16万元;近两年申请温江区专利资助656项,获得专利补助122.37万元。2014年,农发院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第五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从机构建设上保障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充分发挥了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作用,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创建"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学校专家技术牵线搭桥。发挥多学科专家集成效应,搭建以“农业科技110”、“四川农业科技网”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四川“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覆盖了四川全省;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目前,分别已在雨城区大兴镇禾兴园蔬菜无土栽培基地、汉源县九襄镇兰草种植基地、仁寿县丘陵旱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兴三九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园区建立了5个农业物联网应用与示范基地,以及正在建设宝兴中药材物联网基地,并在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一个总控中心。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很好地解决了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受到了广大农民、农技人员、管理人员、从事农业开发的业主等的广泛好评。

  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平台,形成稳定的农技和农民培训机构和运作机制。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依托农村区域发展等农业推广硕士授权点,700余名在农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在职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取得了硕士学位。与各级有关部门一道共同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0余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5万余人次,培训农民超过20万人次。如今依托我校的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农民创业培训基地,采取集中办班、分专业开展基层农业管理干部、基层农技人员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目前已圆满完成四川省45个示范县重点班和普通班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任务,完成32期9778名县、乡、村干部和农业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

  搭建决策咨询服务平台,为各级政府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撑。依托我校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搭建农业科技服务的决策咨询服务平台,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支撑。通过调研报告、政策质询、编制规划等方式,不断探索“三农”新形势、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凝练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撑与建设性意见。据统计,该平台承担了100多项涉及区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和都市农业等领域的专题研究报告和规划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多项;先后为农业部、四川省委省政府提交专题研究报告8部,10多项研究成果通过省社科联《重要成果专报》上报省委省政府作为决策参考;科研成果或专家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专访与报道。

  构建成果推介平台,为学校研发的最新科技成果提供展示机会。通过西部博览会、杨凌农高会、四川农博会、亚太经合组织农业技术转移大会、中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交易对接大会等博览会和成果洽谈会,地市州县成果需求对接会,各地市州县网络平台,成都科技服务中心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中介机构推介展示学校最新科技成果。每年参加各类农展会、推荐会10次以上。

  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完善的场地条件和资金支持。为响应国家和四川省关于提高高等学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学院向社会募集了部分资金,在与院所积极沟通,商定了学校张家坪茶园、梨园、农场药材地、温室大棚、鱼池、自由申报等作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基地基础上,与教务处、校团委、学生处一起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创新科技孵化项目(一期)招标活动和启动仪式,共有21个团队500余学生参与,筛选出9个中标团队。力争通过后期教师指导、跟踪服务、中期考核、效益评价等方式,培养出2-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型团队。

  我校水产专家吴麟老师创办的雅安周公河雅鱼有限公司,联合水产方面技术专家,形成研究团队,分工合作进行研究。目前,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养殖规模达到储备亲鱼1500组,年产苗量400万尾,商品鱼存量30万斤,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万元。二是优化了齐口裂腹鱼亲鱼培育、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疾病防治等技术,使受精率、孵化率、苗种培育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0%、75%、82%,让雅鱼从此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雅鱼公司由日信证券介入拟上新三板,现在介入辅导期第二年。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服务现代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组建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机构。2012年4月获教育部、科技部正式批准成立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由校党委书记担任院长,分管科研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执行院长,同时设常务副院长1人,副院长3人,整合了学校的相关部门及资源,下设推广科,专门负责学校的科技推广服务。农发院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强化技术转移服务工作的宗旨,坚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目标、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地整合校内外科研人才及成果,使技术转移服务工作由过去松散型、单一型的游击战,转换成现在的集团军作战和阵地战。

  组建科技推广服务专业团队。采取固定编制、流动编制与聘任科研助理相结合方式,增加科技推广服务专业服务人员,组建服务团队,形成了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特派员、项目科技特派员等不同类型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60余个。在确保教学和基础研究师资力量的前提下,让更多的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专职从事研究开发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杠杆作用。坚持本着“论文看水平,成果看价值,推广看效益”的原则,学校出台了《推广型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评聘推广系列专业技术职务。

  制定激励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的意见》、《社会服务工作业绩评分标准》、《教职工奖励办法》等分配奖励制度,在推动高水平论文、发明专利和国家级成果奖励为主的成果产出的同时,将开展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工作量范围,并大幅度提高了科技服务、科技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收入中,对参加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

  切实增加投入。近年来,学校围绕以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一基地两体系”建设,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选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教学质量推进计划、支撑人才支持计划、科研平台建设计划等一系列专项支持计划,并在明确把教师参加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社会服务的工作量及绩效,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和业绩奖励范畴的同时,设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启动基金。系列科研专项支持计划的实施,全面激发了我校科技创新活力和动力,全校科技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以创新科技服务为着力点,投身灾后重建、扶贫帮扶

 

  以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为抓手,助力灾后重建。“4.20”芦山特大地震后,学校通过深入调研,采取与村民结对子、联村帮扶、组建专家团队等方式,助力灾后科学重建。

  一是通过联村帮户、和特贫户结对子,加快灾后重建步伐。地震后,组织相关的专家,通过在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六家村实地走访、与村干部及农户座谈、走访特困户,制定出联村帮户方案。通过引进油用牡丹新品种示范种植28亩,成活率达到100%,成功地带动了上里镇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并且指导雅安市九和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雅安市盛和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上里镇种植油用牡丹种苗12万株;通过与该村11户特别贫困户结对子,向每户赠送50只草科鸡苗,为贫困户和贫困党员改善生活和发展产业捐赠了3万元特殊党费。

  二是积极组织力量做好重建规划。灾后重建过程中,学校先后组织全校各类专家,赴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开展“新村与产业恢复重建项目”调研。编制的《‘4.20’芦山地震重灾区新村与产业重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实施方案》并通过论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方案设计合理、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可行。根据六家村重建规划和地域特点,积极组织专家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将其打造成集休闲、观光、特色民居为一体旅游观光圣地。

  以创新科技扶贫模式为着力点,投身精准扶贫。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把扶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软硬技术支撑相结合、技术示范推广与培训相结合、重点帮扶与全面覆盖相结合,以贫困地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校地校企合作为载体,扎实推动精准扶贫、对口扶贫和科技扶贫工作,着力为全省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一是科学制定扶贫方案,在精准扶贫上谋实策。学校在32年自发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调研、考察和论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明确了科技扶贫7项主要任务,细化了对口帮扶15项重点工作,并设立了科技扶贫专项经费200万元/年,其中对口扶贫广安市前锋区和凉山州雷波县专项经费各40万元,其他扶贫县(区)专项经费20万元,科技扶贫专项项目经费100万元。学校党委书记挂帅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领导班子成员在不同县(区)打头阵,通过召开扶贫专题工作会、开展扶贫专题调研、制定扶贫地区档案、启动科技扶贫行动、开展扶贫捐款活动等一系列“组合拳”,全校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迅速形成齐心协力、全员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特别是针对秦巴片区、乌蒙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的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调研,分门别类形成“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区)的贫困档案,并组织专家科学分析贫困原因,深入研究扶贫办法,全力助推脱贫致富,力求让各种“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

  二是加快成果推广转化,在产业扶贫上求实效。坚持用科技成果带动产业发展,科学开发贫困地区资源,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先后在贫困县(区)示范推广作物、林果、蔬菜、畜禽等新品种20多个、新技术100多项、新成果50余项。学校专家按需求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带动贫困地区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推动形成“一村或数村一果、一乡或数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比如,在阿坝、凉山、乐山、宜宾、广元等多个贫困县(区)成功选育并推广了樱桃、葡萄、脆李、核桃、茶叶、土鸡、中药材等一系列新品种,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学校持续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积极为贫困地区的政府、企业、农户提供科技支持,建立涵盖教学实验、农业科学试验、高新农业技术研发、现代种植业示范、农业科普及观光等多个板块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科技+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共同体,为当地以及周边地区提供最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引和科技支撑,加快了当地群众和入驻移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是强化技术培训服务,在技术扶贫上干实事。针对贫困地区技术资源缺乏的问题,大力开展科学技术培训,深入推动实用技术示范,为贫困地区尽快脱贫提供科技支撑。依托设在我校的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创业培训基地,采取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短期培训、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以及与农技推广机构、职业教育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为贫困地区培训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近5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00多期,培训近5万人次,覆盖88个贫困县(区)。结合科学普及、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践,组织广大师生深入贫困地区一线、走入田间地头,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

  四是狠抓扶贫规划编制,在智力扶贫上出实招。依托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四川省精准扶贫创新研究团队,积极开展扶贫理论研究,主动承担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智库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与省移民扶贫局共同编制了《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积极承担了《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编制任务,先后为广安市、巴中市、阿坝州等地编制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方面规划20多个,重点完成了对口扶贫雷波县的《优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五年规划》、《农户增收致富规划》等7个规划与方案。学校研究团队围绕如何提高四川农村扶贫精准度、创新扶贫机制、扶贫机构职能转型与干部队伍建设、残疾人精准扶贫等方面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形成的3份政策建议先后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批示。

  五是拓展专家引领帮扶,在人才扶贫上创实绩。通过科技挂职和科技特派员等形式,大力选派专家或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工作,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扶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根据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学校先后选派专家或科技人员到广安、雅安等地贫困县(区)挂职副县(区)长或科技局副局长,积极为地方注入人才资源,尽力带动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同时,学校在全省各市(州)、县(市、区)选派了现代畜牧业、粮油产业、特色果蔬产业、林竹业等行业的省、市(区、县)级科技特派员近200名,为地方送去科技人才、技术与成果,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助飞农业现代化

  我校地处雅安市,在与地方长期的合作中,探索形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三农”的雅安模式。其核心要点是: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充分利用学校科技、人才优势和地方行政管理优势,探索建立学校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有机融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政府资源与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行政指挥权与技术指挥权的有效统一,加速成果推广转化,服务雅安“五雅”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

  体系建设后,学校与地方实现了有机、密切的结合,制定了5大产业技术日历,发布技术信息50余期(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40个,举办各类培训30余班(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种(养)殖大户、农民等15000人(次),确定了34个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实施的科技项目,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有效地实现和行使了服务体系的技术指挥权。学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亿元,核心区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1200元,选育茶树等品种5个,研发茶叶等新产品6个,集成创新配套技术10余套,申请(授权)国家专利12项。

  强化组织管理,推进机构建设。市校双方高度重视,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成立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雅安市委书记、市长和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雅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四川农业大学分管副校长担任。

  县(区)积极配合,逐级设立相应机构。针对县(区)特色产业,选派相应技术专家挂职担任副县(区)长,分管科技、农业等部门;成立县(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由挂职副县(区)长担任中心主任;选派科技人员担任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的业务副职。通过上述人员和机构安排,保证技术指挥权与行政指挥权的统一,实现科技资源与行政资源的有效整合。

  完善县(区)、乡(镇)服务机构,搭建三级科技服务体系。现已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服务总站”注册为民办非企单位,对雅安市农业产业发展拥有技术指挥权。其下设茶叶、林竹、果蔬(含干果)、中药材、畜禽等5个产业部和1个综合服务部。试点县(区)设立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乡(镇)服务站,目前已搭建起“总站—服务中心—服务站”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具有服务功能和研发功能的雅安服务总站,在办公场所及经费等保障措施均已到位的情况下,通过整合和集成技术、成果、人才等科技资源,指导县(区)农村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及开展科研工作。

  建立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根据各县(区)特色优势产业,选择基础好、有实力的企业(或合作社)建立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全方位展示和示范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科技成果,产生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目前已联合雅安市雨城区民兴生猪养殖场、名山区香水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宝兴县淡蓝种植合作社、石棉县三星果业专业合作社等区(县)的企业(或合作社),已建立了涉及畜禽、茶叶、中药材、果蔬和林竹等优势产业的示范基地。

  校、市、县设立专项经费,科学立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校、市、县设立校市(县、区)合作专项费,针对地方主导产业,开展产业现状调研,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科学立项,联合攻关。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服务总站成立以来,总共确定了“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甜樱桃新品种选育、新型配套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等34个重点实施项目。

  制定技术方案,行使技术指挥权;加强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素质。围绕雅安市5大主导特色产业集成、组装,制定技术方案、生产管理日历5套,发布50余期(次)技术信息到行政主管部门,全面指导农业生产。通过30多次(期)的示范、田间地头等多形式的培训,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和技能,这些受训人员既有从事农村事务管理的乡镇领导,又有直接在农业一线的技术人员、专业大户、示范户,还有农村党员、双向培养户、少数民族帮扶户等基层群众。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优秀教师标兵】李仕贵:用科技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冯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教师标兵
  • 【优秀教师标兵】王西瑶:言传身教助振兴,走出“薯”光之路
    【优秀教师标兵
  •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修订为我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四川省科学技

最新文章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