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动物营养研究所迎来了建所30周年。30年峥嵘岁月,30年风雨兼程,30年砥砺奋进,谱写出一段壮丽的发展篇章。
源远流长
动物营养研究所源于1936年建立的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系畜牧兽医研究室。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赋予它厚重的底蕴,1962年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家畜饲养教研室成立,1979年动物营养及饲养研究室成立,为营养所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1986年,经四川省高等教育局批准,成立了正处级建制的动物营养研究所。
在创建之初,第一任所长杨凤先生就庄重宣言,“要培养一批人才,争取成为全国重点学科,在学术上走在前列。”否则,“生则寝不安眠,食不甘味,死则死不瞑目。”言犹在耳,掷地有声。
继任所长王康宁、陈代文、吴德,秉承杨凤先生志向,带领几代人,勠力同心,精诚协作,弘扬“奉献、协作、求实、创新”的团队精神,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条件平台是立所之基,学术队伍是兴所之本,人才培养是荣所之魂,科学研究是强所之路,社会服务是富所之道”的治学办所理念,踏出了一条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学科建设之路,谱写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光辉篇章。
条件平台是立所之基
营养所成立之初,杨凤等老一辈专家就为营养所的发展重点定下了基调——重视科研条件的建设,重视科研平台的搭建。1986年,营养所刚成立就从意大利引进了现代化全封闭的猪舍,建设了占地15亩的试验研究基地,继而“让动物享受起了中央空调”。一生简朴的杨凤先生在科研上从不吝啬,他的那句“要把钱尽可能用到科研上”成为营养所后继领导的不二法则,他们意识到只有高起点高规格建好科研平台,才能把研究推向深入,才能走在国内同类学科前列。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也让1989年动物营养学科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实现了杨凤先生的愿望,2001年、2007年又连续两次蝉联国家重点学科殊荣,成为我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的重要推手。
2011年,动物营养研究所整体迁入成都校区,条件建设再上新台阶。实验室面积达5500平方米;教学科研试验基地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拥有价值7000多万元的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实验室和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建设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目前拥有教育部、农业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级条件平台。
学术队伍是兴所之本
“最初我们猪营养方向只有3-5人,现在猪营养团队有20人了,是之前的四倍多。”吴德介绍。从猪团队师资队伍的发展曲线和整个研究所师资队伍发展曲线高度吻合。低谷时,动物营养研究所教职员工队伍只有10名左右,发展到如今,有专职在岗科研教学人员57人,其中正高15人,副高24人,而且平均年龄才38岁!活力十足,潜力无穷。
营养所通过个人中短期规划、搭建研究团队等强有力的措施,帮助研究者凝练研究方向,驶入个人发展快车道。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德教授为代表,学术队伍中既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高级专家,也有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中青年专家。并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农业部创新团队、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等名号纷纷收入囊中。
人才培养是荣所之魂
“作为国家首批硕士点、博士点的动物营养研究所,30年来,我们最值得津津乐道的是探索形成了一套严进严出、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团队指导、重过程培养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吴德说。
“欢迎来到地狱旅游。”这是当年杨凤先生欢迎研究生的第一句话。周小秋教授也把这种精神传承了下来。“宁可你怨我三年,不愿你怨我三十年”成为他的名言。绝不对学生放水是营养所的特色。别的地方60分及格,营养所的课程学习必须要过75分才算。还要完成读书报告,读很多文献。配料养猪,泡实验室,以猪圈鸡场为家,对于所有师生来说都是常事。“他们都笑营养所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营养所党委书记余冰说。严格的培养让营养所在业内成为金字招牌,毕业生因为功底扎实备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30年来,营养所共招收培养本科生199人,硕士生601人,博士生138人,博士后23人。目前在读硕士生190人、博士生62人。
在教学中,营养所也收获了种种肯定:《动物营养学》、《饲料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资源课程;3部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陈代文教授荣获国家教学名师,他带领的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教学团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3篇,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
科学研究是强所之路
动物营养研究所发展之初地处西蜀小城——雅安,不占“天时、地利”,却没有坐井观天,固步自封。
“在科研上始终坚持以问题导向”是营养人的特色,始终对接行业需求,他们在多项领域展开了开创性的研究。率先开展地方猪饲养标准、仔猪早期超早期断奶及阶段饲养、肉鸭营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消化能体系、硒钼营养、植酸酶、小肽营养等研究,为动物营养研究新领域的拓展做出了努力。制订的我国及四川猪的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借用国外畜禽饲养标准的落后历史,在畜禽硒、锌等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秉承在研究内容上尽量触及学科前沿,体现研究的创新性这一理念,近年来营养所人在动物抗病营养,母猪系统营养、淡水鱼健康营养和家禽营养代谢与需要、饲料数据库和生物饲料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8项。周小秋、冯琳教授指导的10篇学术论文入选ESI全球“热点论文”。
社会服务是富所之道
“博士工作站是我们经过十年时间探索的结果,以往是以个人为主、局部合作模式,后来发现很多的局限,然后才逐步摸索出以团队为主的整体合作模式,探索出产、学、研结合的与企业联合共建博士工作站的新模式。”营养所原书记朱兵介绍。
2000年,动物营养研究所福建闽科博士工作站成为营养所创造性地建立的第一个博士工作站新模式,博士工作站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利益为纽带、产业为支撑、项目为载体,由企业资助,共同对企业的技术难题攻关,不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企业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部分研究生在合作研究中也出色的完成了学业,其成效令人瞩目。
随后,博士工作站在四川通威集团、四川华西希望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等多家企业建立。截至目前,校企共建博士工作站已有31个,校企共建博士工作站还被教育部收录为人才培养产学研模式的典型案例。
营养所在创新产学研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上的探索并没有停止,通过5个研究中心和7个专家大院,实现学科和企业有效对接;和5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国际国内合作项目68项;55家企业先后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研究生800余人次。通过项目实施、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政策咨询等多种途径,90%左右的成果得以推广转化,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动物营养研究所获得横向科研经费上亿元。
力量的源泉
“营养所30年发展历程,最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就是‘奉献、协作、求实、创新’八字精神。”陈代文总结说。
这种精神体现在杨凤先生毅然放弃在美国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排除千难万阻回到祖国开创事业的一腔拳拳报国之心中,体现在老一辈川农营养人给年轻人“铺路子、搭梯子”的无私奉献中,体现在号召研究生“身处地狱”、“先做人、后做事”的严格培育理念中,体现在“出狱”学子潸然泪流的喜悦中,体现在坦然面对“猪公馆”“洋猪舍”招致的嘲笑中,体现在“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超人用”的自嘲中,体现在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坚定中,更体现在每一个川农营养人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执着坚守中。
“奉献、协作、求实、创新”这八个字看似简单,践行却难,持之以恒做出成效更难!成就的底色是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追求。30年来,多少艰辛化作了这一刻的欣然,多少付出成就了这一刻的荣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营养人将继续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卓越,奋勇争先,以‘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助推一流产业’为宗旨和目标,在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蓝图下,续写精彩,再创辉煌”。吴德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