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至8日,首届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四川省巴中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打造一个集研讨交流、成果分享、合作共赢于一体的高端平台,为巩固肉牛养殖向好态势、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该会议由中国农学会主办,巴中市人民政府、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选址巴中,源于其深厚的肉牛产业发展底蕴和显著的产业优势。巴中市五县(区)均为四川省肉牛生产基地县,常年饲养量位居全省农区第二位。2024年,全市肉牛存栏38.76万头,出栏18.2万头,产业规模稳居全省前列。经过多年发展,巴中已构建起从种源、养殖、交易、屠宰到加工、销售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空山黄牛”这一独特地方品种资源以及“老廖家”“牛广知”“牛有可源”“追牛人”等企业品牌,并正在全力打造“巴山肉牛”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巴中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种源供应、降本增效、产业链延伸、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正通过稳规模、攻研发、拓市场、强品牌、重科技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巴山肉牛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此次高规格会议在巴中举办,既是对巴中肉牛产业发展成绩的肯定,更是为其对接全国高端资源、破解发展瓶颈、擘画未来蓝图提供了绝佳契机。
会议期间,来自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肉牛创新团队的权威专家,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农业科研院校的师生,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肉牛产业相关企业(涵盖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兽药、设备等领域)、经销商、采购商和规模养殖户代表齐聚巴中,巴山肉牛产业协会会员单位也悉数参会。
会议内容丰富多元,全方位探讨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未来趋势。会议安排了众多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及学术报告,深入解读国家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国内外肉牛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AI等前沿科技如何赋能肉牛产业创新与强链发展,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围绕区域性主导肉牛品种的高效利用、牛舍绿色设计与环境调控、玉米豆粕减量替代与节本增效关键技术、主要牛病流行特点与防控、牛肉屠宰加工增值增效技术、供应链与品牌建设等核心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各省肉牛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与知名企业家代表,围绕产业协同发展策略展开了深度对话,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产业链企业也进行了专题研讨,更加聚焦实操层面,针对我国牛肉主要消费区域的需求特点、种养结合的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差异化育肥技术、常见疾病诊疗新技术、提升养殖户市场竞争力、疫病防控创新等具体问题进行报告与研讨。同时将举办企业家圆桌会议,共谋肉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当前,正值我国肉牛产业应对市场需求增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大会的举办,不仅将为全国肉牛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更将通过对政策、科技、市场、模式等全方位的深入探讨,为推动我国肉牛产业,特别是像巴中这样的优势产区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