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干部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热议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作出的决策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四川教育力量。
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川:“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我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必将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隧道工程智能化建造,不断提升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坚持不懈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技术创新写进工程实践里,立足轨道交通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重大工程建设,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钦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十五五”关键任务。我们将始终把原始创新作为核心要务,针对水稻研究的资源、基因、品种、技术等全链条开展集中攻关。以高产优质、绿色高效为目标导向,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战略性、拳头性的品种与技术。同时,高度重视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以更高质量为“天府粮仓”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赋能,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清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蓝图,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将坚持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指引,在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实践育人为路径,引导学生在乡村振兴一线中锤炼本领、绽放青春。同时,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觉,持续夯实个人专业能力,发挥好“头雁效应”,并与全院教师一道深耕学科前沿,为凉山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崔一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准确的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和“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前景目标等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努力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成都体育学院乒羽教研室主任岳海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一体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论述,为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未来,我将把全会精神落实到一方球台与三尺讲台之间,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不仅传授乒乓球技术,更要深入挖掘“国球精神”中蕴含的拼搏、团结与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融入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我还将做好“传帮带”工作,把前辈教师的精神传承下去,用心指导青年教师,建强教学团队,在平凡的岗位上,守好教育初心,点亮更多学生的青春梦想,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德才兼备之才。
内江市第六中学副校长张先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绘就了“十五五”的壮阔蓝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指明了方向。学习全会公报,我深受鼓舞,更感责任在肩。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令我们更加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让党的领导如春风化雨,融汇于办学治校的每一个环节。全会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更让我感受到教育背后那沉甸甸的民生期盼与时代温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心怀对党的忠诚、对学校的深情、对学生的慈爱,把全会精神化为前行的力量,让拔尖创新人才的苗芽在内江六中勃然生长,为擦亮“学在内江”教育品牌,加快推进教育强省、教育强市建设展现内江六中人坚定而温暖的担当。
浙江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员、康定市第二中学校长来可琢: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依法治国的时代强音与民族地区教育使命的交融共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把会议精神化为办学治校的行动指南,以法治思维筑牢校园治理根基,传承红色基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挖郭达山、跑马山下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法治素养的康巴学子。在雪域高原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答卷,助力平安甘孜、幸福甘孜建设行稳致远。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本科生庄羽轩: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努力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学习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我所在的团队自研国产三维太赫兹多模态层析系统,以科技赋能考古工作,守护中华文明根脉,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金奖。站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潮头,我们将以科技自立自强为信念,将以科技赋能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矢志不渝地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