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从代码到稻穗:川农学子携童解码科技、根植信仰、深耕田野

2025-08-12 09:40:23作者:周思远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点击数:

  

2025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风扬帆”团队在四川省绵阳市忠兴镇酒店村,开展了为期十二天天的暑期支教夏令营。十二名志愿者以科技为笔、信仰为墨、农耕为纸,为乡村儿童绘就了一幅多元成长的盛夏画卷。

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数字抱团游戏 胡洁玉(摄)

指尖跃动代码,探索数字世界

编程课上,庞涛用“演奏乐队”比喻编程逻辑,引导孩子用Scratch循环代码让屏幕上的小猫角色跑动起来,并添加方向键控制和障碍物检测功能。吴航则将“鸡兔同笼”化为算法谜题,当答案在屏幕上显现,数学的严谨与编程的奇妙在此刻交融。科学实验的桌旁,孩子们屏息凝神,看着油、水与泡腾片在瓶中酝酿出缓缓升腾的“熔岩灯”,或是用吸管吹出串串包裹着彩虹的“泡泡龙”,亲身体验科学原理的趣味。

团队成员庞涛在进行编程scratch课程讲解 张倩(摄)

红心映照童真,追寻精神根脉

红色教育的课堂,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清脆的旋律中开启。陈飞洋用“根脉枝叶”讲述党团队关系,川农大前辈“背仪器走田埂”的科学故事引发共鸣,让“强农兴农”的使命近在咫尺。最令孩子们投入的,是“识徽绘徽”的环节。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镰刀与锤头的轮廓在稚嫩的笔触下逐渐清晰,当一幅幅描绘中国共产党党徽的作品被孩子们郑重举起,课堂氛围庄重而热烈。

小朋友们在绘画中国共产党党徽 张倩(摄)

沃野孕育智慧,感悟农耕脉动

农业科普课带领孩童将目光投向窗外的广袤土地。蓝宇航的讲述从“一碗米饭”延伸至“南稻北麦”的辽阔画卷,动画演示着先民顺应天时、因地制宜的农耕智慧。胡洁玉“我的村庄”模拟经营游戏,则让孩子们化身“小小村长”,在方寸沙盘上规划耕地、权衡作物、引入“科技”,每一次决策都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知识是让土地生金的钥匙。关于森林是“地球之肺”的童话,关于福寿螺生态入侵的案例,关于巴西龟可能成为生态隐患的警示,也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筑起守护绿色的堤坝。

团队成员蓝宇航在介绍农业部门 吴航(摄)

此外,在周爱源的带领下,孩子们通过视频领略唐装的华美纹饰与精巧妆容,学着古人作揖行礼;张倩的“音波绘彩”课上,旋律成了有颜色的河流,孩子们用画笔将听到的音乐涂抹在纸上,让听觉与视觉奇妙交融;许竞颜的书法课上,柔软的毛笔落在毛边纸上,孩子们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吴航则引领孩子们在美术的长廊漫步,一幅幅世界名画前,是孩子们凝神赏析、好奇发问的身影;而周思远与牛梦瑶设计的诗词游戏,则让午后充满了欢声笑语,“飞花令”的急智、“看图猜诗”的灵光、“对句接龙”的默契……在妙语连珠中,古典诗词的种子正悄然萌发。十二天里,时光还流淌过唐装的华美纹饰、音乐与色彩的通感联想、笔墨间的姓名铭牌、名画前的凝神赏析,以及诗词游戏中的妙语连珠,多元课程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

团队成员许竞颜带领小朋友们书写自己的名字 胡洁玉(摄)

十二天的夏令营落下帷幕,川农大学子成功将“屏幕”上的科技知识、“田野”中的农耕智慧与心中坚定的红色信仰融为一体,为忠兴镇酒店村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之旅。屏幕映照星辰,稻穗低语未来,这场跨越虚拟与现实的成长课,正为乡村振兴写下青春注脚。

结营仪式后书记与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合影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 吹响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冲锋号
    吹响全面建设特
  • 环境学院在光电膜法分布式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环境学院在光电
  • 环境学院在光电膜法分布式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环境学院在光电
  • 理学院在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理学院在氮杂环

最新文章

Copyright 2025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