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8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多营社区活动室里,“青绘乡图”成渝二课实践团为社区小朋友们开展“第二课堂”制度宣讲会。实践团以适合儿童理解的方式,将“第二课堂”五大板块转化为贴近生活的成长指引,传递积极向上的成长理念。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儿童合照 张渝林 供图
宣讲围绕“第二课堂”五大板块展开,用孩子们熟悉的场景解读内涵。“德育”板块主要记载在党团学习、志愿服务、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校规校纪等活动经历和相关荣誉,鼓励在点滴行动中养成良好品格;“智育”板块主要记载参与各类学术科研、创新创业、专业赛事等活动经历和相关荣誉,以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取得专利、技能认定等情况,引导在探索中积累知识、锻炼思维。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二课堂五育板块具体内容 张渝林 供图
“体育”板块聚焦学校认定的体育活动与赛事成绩,涵盖日常锻炼、竞技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明白坚持运动既能增强体质,也是展现活力与毅力的舞台;“美育”板块包含参与文化艺术训练、各类展演及人文素养提升活动,无论是学唱一首歌、绘制一幅画,还是参与社区文艺活动,都是在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成长浸润在审美滋养中;“劳育”板块以学校认定的劳动教育实践为核心,从整理教室到参与社区公益劳动,引导孩子们在力所能及的劳作中体会付出的意义,明白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更能锤炼踏实肯干的品格。
实践团设计了“成长积分卡”互动环节,将五大板块的内容转化为可积累的“成长任务”。比如帮助同学可积“德育分”,完成小手工可积“美育分”,孩子们通过勾选任务单的方式,直观理解“第二课堂”与自己日常行为的联系。

图为宣讲会上与社区儿童的互动环节 张渝林 供图
宣讲过程中,实践团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强调,“第二课堂”就像学校课堂之外的成长乐园,每参与一项活动,都是在为自己的成长“加分”。孩子们通过听讲及填写任务单,逐渐明白哪些行为能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现场呈现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氛围。
此次宣讲让“第二课堂”的理念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认知,“青绘乡图”实践团用青春力量搭建起育人桥梁,引导社区小朋友在多元实践中向上成长,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种子在童心间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