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傅恺宁 摄
乡村振兴走基层,走村串户谱新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乡村振兴实践如火如荼展开、基层治理新题一个一个出现、发展稳定任务日益艰巨,然而越是这个时候,建城院学子越是迎难而上、下乡调研,从分内小事着手,于细节之处见担当,以“听、走、干”的小举措托起群众生活中的“大幸福”。
“如果要发展民宿你们觉得有什么困难?”“听说最近村政府要在这儿发展旅游,你愿不愿意用你的土地做出改变?”“你们一般收成怎么样,赚得多不多?”……在乡村阡陌之中,随时都能听见学子们顶着炎炎夏日了解民情、倾听民愿的声音,各团队成员还走访调研多个建筑及待规划点,切身将专业理论运用到乡村规划的现实实践中。在乡村各处都可以见到学子手拿卷尺测量数据、抱着调研报告走村串户、持着笔记本相机记录所见所闻,不仅如此,他们还联系当地记者帮助宣传、查找资料总结乡村规划发展案例、抢先学习摸索方法教授村民、合力老师请教专业指导资源。在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中建城学子更是奔波寻找乡村兴趣点及周边风景区拍摄宣传视频,扩大当地旅游及产业认知度、影响力,将自己所学的新媒体技能与村民交流,并教授村民视频剪辑外宣方法。各个团队分散在各个乡村做出的小小努力,期望汇聚点点星火,点亮神州大地上每个暂时黯然的大山深处。
在凉山州雷波县、在新疆乌鲁木齐、在四川资阳、在团队成员都从未去过的乡村或是任何一位同学的家乡,建城院学子努力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上,建城院融媒体中心余茜提到:“在实践过程中,下乡同学正围绕农房改造、农旅结合、物业租赁、文化惠民、基建设施等领域,列清单、亮承诺、见实效,期望从每一件小事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川农建城院学子在雷波县青杠村村民家调研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傅恺宁 摄
传承历史敢担当,赓续过往强党建
建城院无数实践团队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为主线,以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全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用好校史陈列馆、红色实践基地、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各类资源,通过重走红色足迹、寻访红色故事、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学习、红色调研、红色宣讲等方式,亲身感悟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如炬,辉映复兴征程。红延团队盛雨萌在采访中表示,“我将带领团队成员寻访红色地标、倾听老一辈红色故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红色旅游区与乡村产业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寻找红色记忆团队队长唐梦瑶提及乡村党建引领,“我们团队正尽己所能宣传党建知识、加强基层建设。”实践期间,更有大批建城学子开拓线上销售平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由团队成员结合自身所在地红色文化资源,联系当地红色旅游区特产农户或农村合作社,达成长期合作,依托小程序平台及其影响力对其产品进行宣传售卖,为当地产业振兴助力。凭借自身所学拓宽红色教育基地宣传渠道,着眼以运用新媒体平台推动红色文化宣传普,在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等红色景点拍摄宣传视频,助力红色产业发展。
川农建城院院学子积极搭建青年与历史的沟通桥梁,深入历史现场,倾听人物故事,校团委杨雪老师在采访中表达她对建城学子的肯定:“期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引导广大学子以优秀先辈为榜样,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图为团队成员倾听2019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唐朝顺讲述其带领青杠村脱贫攻坚故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懿 摄
公益筑梦甘奉献,实绩惠民勤务实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不少建城学子利用好这次机会投身于公益事业中,以自己的点滴之行改善生活中的小问题或温暖帮助一群人。学院融媒体中心卓益可在采访中提到:“在活动中可以见到,建城学子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意识,勇立潮头,自愿自觉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完成公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一些团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着手,或是公共交通工具的摆点位置优化,或是街区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排查,又或是路灯的间隔明度情况调研,真正做到从自己能看到的地方改变,从微小之事重视;一些团队本着立足校园,走向社会的宗旨组织队员进行敬老慰问活动,以倾听老人的⼼声,借以启发年轻一代懵懂的心,细致入微的关爱老人,在相处中相互治愈、相互温暖;更有建城学子利用自己的爱好技能,在娱乐群众、提升能力的同时,通过募捐方式帮助到更多人,营造出活力、健康、和谐创新的文化氛围,并提高大家的公益热情,增加成员的凝聚力和协同性,增强责任感。
美丽中国共建设,生态文明凝共识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生态一词自古有之,且今日皆重之。从北宋年间苏东坡治理西湖疏通两岸运河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唯有汇集最强大的建设合力,才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学子们结合专业知识,深入多个角度助推建设美丽中国,紧扣“双碳”主题、紧抓“降碳”任务、围绕“成渝经济区”、研究生物对建筑影响。践行环保意识,达成全局共识,从环境保护的点滴做起,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造福一方水士。百川团队队长李佳骑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不于虚声。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的,建城学子以媒体宣传的形式助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生态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便指日可待。”

图为拍摄用于宣传的马湖风景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傅恺宁 摄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子正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彰显青春本色。以忠”的品格赓续红色之脉,在薪火相传中继往开来;以“ 拼”的动力激发干事之心,在栉风沐雨中书写华章;以“闯”的胆魄砥砺初心之志,在上下求索中勇毅前行。
新闻链接: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4606800&app_version=1.3.5&sid=1356308&time=1660434224&signature=WnG63ezAQDowMB0vlYg4kYMpbC2QAzWaL8KN5yR9XpjPOxrbdE&sign=f86f961aa956f3bcc3e60838fb6cd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