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豪,中共预备党员,土木工程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曾任院团委学生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班长等职务。主持校级科研兴趣项目1项,参与省级大创项目1项,荣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评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以及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等多项荣誉。现已成功推免至中山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勤耕不辍,静待花开
当保研至中山大学的消息最终确认,袁豪心中浮现的并非狂喜,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平静。这份看似偶然的收获,实则是他三年来日复一日踏实耕耘的必然结果。
破晓:调整步伐,笃定前行
初入大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袁豪也曾经历过短暂的迷茫。第一学期专业排名第十的成绩,既是一次警醒,也为他隐约指明了“保研”这一方向。希望被点燃,他迅速调整状态,决心全力以赴。
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他很快找到了节奏。他将高中积累的英语学习方法延续至大学,高分通过四六级后并未止步,而是坚持外刊阅读、专业英语学习和口语练习。三百余张写满单词的A4纸,默默见证着他为未来铺就的进阶之路。
深耕:多维锤炼,厚积薄发
大二是袁豪全面拓展的一年。作为学院学生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他从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带领团队策划组织志愿与社会实践活动80余次,覆盖超3500人次。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沟通协调能力,更让他在服务中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延伸。
学术探索也同步启航。主持校级科研兴趣项目期间,他沉浸于文献与专利的研读,从初期的茫然到逐渐入门,甚至自学掌握了复杂的COMSOL建模软件。参与“互联网+”大赛的经历尤为深刻,与队友们通宵修改材料、模拟答辩的过程,锤炼的不仅是竞赛能力,更是团队协作与临场心态。
突围:心无旁骛,功不唐捐
步入大三,袁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保研竞争中仍需努力。他目标明确:稳固必修课成绩,深化专业知识,提升创新竞赛层次。
课堂上他积极思考,课后及时复盘。两个学期内手抄超过两百张A4纸的笔记,成为他将复杂知识内化于心的最佳见证。每一次课程设计,从查阅规范到绘制图纸,他都力求完美,将其视作锤炼核心能力的宝贵机会。
与此同时,他的生活被高度简化。参与大创项目后,实验室、教室、自习室构成的“三点一线”成为他雷打不动的轨迹。三个多月的坚守看似枯燥,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格物致知”的科研真谛。
随后的夏令营申请阶段充满挑战。在一次次投递与等待中,他既要打磨材料,又要稳住心态复习专业课。尽管屡遭拒绝,他始终积极调整,最终获得了多所高校的面试机会。暑期辗转各地参加考核的过程虽然压力重重,但他始终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
收获: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抛来的橄榄枝,为袁豪的三年奋斗画上了圆满句号。他深知,这份认可背后,是三百张英语笔记的积累,两百张专业手稿的沉淀,是无数个日夜在图纸与计算中的坚守。
“勤耕不辍,终有回响”成为他本科生涯最真实的写照。本科篇章即将落幕,而康乐园的新征程正徐徐展开。带着四年积蓄的力量,这位不懈奋斗的青年已准备好,继续奔赴下一场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