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詹海权,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现任环境工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曾任学院第九届学生会执行主席、小班班长等5项学生工作职务。连续三年获评校级优秀学生与寒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获评校级优秀共青团员,荣获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奖项20余项;作为第二负责人获得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获省赛银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校级银奖等5项竞赛类奖项。现已推免至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梦想启航:明确目标,全面发展
“我在大一刚进校时就树立了保研的目标,并在不同时期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小目标,”初入大学时詹海权便立下保研的志向。
他深知推免遴选中成绩的重要性,因此从大一开始便刻苦学习,确保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大二时,他在保持优异成绩的同时,积极投身科研实验。“科研经历在名校筛选中至关重要”,因此他从基础实验操作开始,逐步培养了扎实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通过与师兄师姐的交流,他获得了学习和科研的宝贵经验,进而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规划。同时,担任多项职务也锻炼他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多项综合能力,他坦言:“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更让我在面对复杂任务时,能够从容应对、高效处理”。
勇毅前行:直面挑战,感恩相伴
“面对困难,我尽量暗示自己保持清醒,及时调整心态,让自己乐观起来”,大三是保研冲刺的关键时期,詹海权却面临诸多挑战:繁重的专业课复习任务、保研夏令营推免材料的准备,以及作为学生会执行主席的繁杂学生工作,此外,英语短板也让他倍感压力。
尽管面临挑战,但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积极调整心态,合理规划时间。他制定了详细的任务清单,有序推进每一项工作;同时,针对薄弱的英语,他制定了专项学习计划,并坚持每日练习。詹海权特别感激班主任杨刚老师的悉心指导。在保研方向迷茫、心绪不宁时,杨老师耐心为他分析专业前景,联系相关导师,帮助他逐渐明确目标,坚定前行的信心。
经验分享:倾囊相授,助力后学
“大一学年是提升自己学习成绩,确保自己名列前茅的最有优势的时期”,谈及保研经验,詹海权感慨万千。他强调大一时期对于提升学习成绩、确保名列前茅至关重要。此时学习内容与高中关联性较大,学习惯性仍在。他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为未来的保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大二、大三的同学,他建议大家在保持成绩稳定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和竞赛活动。科研能够深化专业知识、提升思维能力;竞赛则能锻炼综合素养、拓宽视野。在时间管理上,他建议制定详细的计划,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平衡好学业、科研与学生工作之间的关系。面对困难和压力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努力终会有回报。
展望未来:行而不辍,笃行致远
“我在停滞时就常想自己以后是否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这不断驱使着我向上走,去拥抱更好的自己”保研成功后,詹海权没有丝毫懈怠。他表示将全力以赴完成毕业设计,为本科学习画上圆满句号。还计划出去看看世界,开阔视野。展望未来,他将在同济大学深耕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他怀揣着攻读博士的梦想,期望能够为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